“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16日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鹰顶金冠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匈奴贵族女性配饰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倪冰)2013年4月16日下午,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河南博物院、河南华夏尚古艺术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博物院、宁夏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6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共同主办的“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

国家文物局 副局长宋新潮、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王立梅馆长、河南博物院张文军院长、内蒙古博物院付宁副院长、宁夏博物馆魏瑾副馆长、甘肃省博物馆贾建威副馆长,河南华夏尚古艺术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党普润董事长以及在京的中学历史课教研员、志愿者和各文博界、艺术界人士共300余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宋新潮副局长、王立梅馆长和张文军院长分别做开幕式致辞。仪式结束后,各参展博物馆馆长亲自为参加开幕式的历史课教师和志愿者们、媒体观众导览,讲解各馆参展文物。这也成为本次开幕式活动的一大亮点。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由28幅大型历史油画与115件(组)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构成,讲述了中国历史从战国到汉代以游牧与农耕为特征的匈奴与中原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通过数百年间的迁徙杂居、边塞贸易、“和亲”“会盟”、互派使团等方式彼此沟通、相互渗透,逐渐融合。文明的融合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中原与匈奴文明的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文明发展的活力,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这个主题也是世界艺术馆很重要的一个策展思路,通过展示两种文明由发展、碰撞、融合的过程,使观众以更为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展览形式上,这个展览也开创了文物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形式,用油画生动再现历史及文物的内涵,用文物真实佐证油画和历史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展览开幕式当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杨泓教授举办了题为“中国古代秦汉与匈奴的战争”的讲座。各参展博物馆的领导、北京市各区县的150余名中学教研员、40名志愿者和部分观众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本次展览是2013年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与北京市各中学“历史课走进博物馆”的馆校合作重点项目,将常规的历史课内容借助绘画和文物实物进行现场讲解,把课堂设置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志愿者讲和历史老师共同配合课程的开展。

展览中期,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还将邀请国家博物馆文史专家孙机教授就匈奴历史举办讲座,同时邀请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艺术家们与专家,就如何运用文物知识创作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及美术创作,如何与文物陈列相结合等问题开展讨论。

本次展览也是北京市文化局2013年“走进美术馆、体验美术馆”活动向公众推荐展览之一。随后,北京市文化局还将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走进美术馆、体验美术馆”活动的览启动仪式。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