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确认鄂湘黔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省政府近日专门成立以副省长王君正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推进我省恩施唐崖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个月,国家文物局对预备名单进行更新,正式确认湖北咸丰唐崖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囤土司遗址正式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湖北、湖南、贵州三省相关负责人齐聚长沙召开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次联席会议,正式推动土司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土司遗址

土司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主要存在于少数民族,土司遗址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统治制度的实物证据。唐崖土司城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相沿18代,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占地100余公顷,拥有3街18巷36院。现存遗址东西长77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57.75万平米,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土司城遗址,为了解、认识、研究中国土司制度提供了相当珍贵可信的实物资料。

国际专家明年将现场考察

去年11月,国家文物局曾公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省3个申遗项目榜上有名。分别是中国明清城墙(湖北部分为荆州城墙、襄阳城墙),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和土司遗址(湖北部分为咸丰县的唐崖土司遗址和鹤峰县的容美土司遗址)。土司遗址当时首次出现在预备名单中。

按照申遗要求,明年1月前必须提交正式申报文本,同年6至8月在国际专家现场考察前完成所有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等项目,2015年将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验收。

我省已将唐崖土司城申遗工作正式书面上报国家,将其列为湖北文化的“十件大事”之一。目前,有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链接

湖北已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我省有武当山古建筑群和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明显陵与明十三陵和清代诸陵等众多王室陵墓合为“明清皇家陵寝”世界遗产。

武当山

代表中国建筑最高水平

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明显陵

历代帝王陵墓绝无仅有

明显陵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由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

明显陵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陵寝建筑中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鳞神道、琼花双龙琉璃影壁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绝无仅有。由瑶台相连而成哑铃状的两座隐密的地下玄宫神秘莫测,一直为世人称奇。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