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施工单位发现古墓后回填墓坑继续动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月12日,发现古墓的建筑工地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2日,施工在继续,挖掘机下就是被回填的古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追回的汉代陶罐。

工地发现古墓及多件汉代陶罐,施工单位不仅没上报,反而将墓坑回填继续施工。这让渭南市临渭区文物执法人员既痛心又无奈,“现在都还不知道古墓价值多少。”

5件绿釉陶罐很罕见

3月12日,群众举报称,渭南市临渭区党校东南方一处工地发现古墓。临渭区文物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该工地四号楼基坑道中,不规则地分布4个墓坑。“当时工人正回填发现汉代陶罐的墓

坑。”执法人员说,当即叫停施工,却发现三个墓坑中已“没有东西了”,另一个被回填的砖木结构墓坑,裸露着数十块汉砖。“由此可以判断是一个汉代古墓。”

经查,当时挖开古墓的挖掘机司机,私自将5件汉代陶罐藏匿。文物执法人员上门后,司机将陶罐悉数上缴。

“5件陶器均为汉代绿釉陶罐,非常罕见。一般平民陪葬不起,可以推断墓主应该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执法人员说,追回的文物显示古墓很有考古价值。

“挖掘机下面就是墓坑”

发现古墓后,尽管临渭区文物执法大队每天两班人员蹲守工地,并于3月13日向开发商——渭南市明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下发停工通知。但施工方并未停止作业,还玩起了“躲猫猫”,“我们一来,他们就停工,人一走,继续开工”。

“这两天,他们根本不听我们招呼了,继续动工。”文物部门人员很无奈。

“挖掘机下面就是墓坑。”22日,文物执法人员指着隆起的新土堆说。昨日上午,执法人员发现,四个墓坑已经被回填完毕。

开工前未申报文物勘探

“其实那(墓坑)没有啥,就几个烂罐罐。”工地一名卢姓负责人表示,对工地上发现汉代古墓并不知情,也未接到过停工通知。

随后,记者联系渭南市明泽地产有限公司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不知情。

“在开发前,建筑商既没有申报文物勘探,发现古墓后也隐瞒不报,还将文物藏匿。”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据《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进行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工程范围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在施工和其他生产活动中发现文物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报告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有申报勘探私自开发的建设单位,一般将处以1万-10万元的罚款”。

“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古墓价值几何,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古墓。希望能尽快对古墓进行勘探,评估文物价值。”临渭区文物执法人员痛心地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