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物保护应与时俱进何必锁住吴冠中

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名单。对此,我想说几句不中听的话。

我们制定限制文物艺术品出境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防止国家重要文化财富大量流失海外。因为过去我国国力疲弱,艺术品购买力远远不及海外,不采取相应限制出境政策,将无法阻止重要文物艺术品的大量流失,甚至流失殆尽。但如今,国情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制定文物保护政策的思路却没有与时俱进。

按新规定,吴冠中作品一律不得出境,陈逸飞、关山月​​作品原则不得出境。据我所知,吴冠中、陈逸飞的作品本来大多在海外,而这些年来,由于中国画家作品行情在国内高过海外,其作品已大部分回归。这几位艺术家作品的行情和存有量,都是国内高于国外。尤其吴冠中,他生前已将最重要的作品都成体系地捐赠给了几家国立美术馆,流散在民间的作品虽也有相当数量,但重要性和代表性都无法与国家收藏媲美,即使有流出境外,也无损大局。

艺术品不是金银财宝,国家拥有它的主要目的是展示、传播和保护,是对公众的教育普及,是树立和输出国家文化形象,而不是像葛朗台那样做守财奴。

说实话,就算是吴冠中、陈逸飞,他们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地位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吃香。毕加索总比他俩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重要吧?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制定限制所有毕加索作品的出境呢?事实上,西方人至今还在向我们输出毕加索的作品。其中有捐赠给我们的,也有通过艺博会、拍卖等商业途径进来的。为什么?因为活水才能养好鱼。艺术品的生命也在流通中。他们通过捐赠,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毕加索,然后进一步拓展毕加索作品在中国的市场,不断提升毕加索作品的国际行情和知名度。这才是真正对毕加索负责的态度。

当西方大力向我们的市场输出毕加索时,我们却将吴冠中锁死在国内,这岂是明智之举?!

更有效地开拓吴冠中等现当代中国著名艺术家作品的国际市场,这才是我们应该去推动的事。当然,这事不必由政府来做,而应该让市场自己去做。否则又会乱套。

中国现当代艺术家作品,存世量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和地位都还微乎其微,我们应该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来制定保护、推动的政策。我们不仅要保护好中国的艺术品,还要具备在当今世界输出文化的意识和智慧。

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

一、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1人)

吴冠中

二、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2人)关山月陈逸飞

三、代表作不准出境者(21人)

于希宁王朝闻白雪石亚明刘旦宅刘炳森许麟庐启功张仃宗其香郑乃珖彦涵师白黄苗子萧淑芳崔子范程十发蔡若虹黎雄才潘絜兹魏紫熙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