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涂刻文物须防破窗效应

故宫铜缸被刻“梁齐齐到此一游”引发关注,近日记者探访发现,在文物上刻画、涂污长期存在。对此,管理部门均称无行政执法权,文物执法部门则称取证难。

天坛回音壁俨然成了“留言板”;八达岭长城上到处是有字砖。这样的“人过留名”,不仅是缺乏修养,也是对历史缺乏敬意,更涉嫌违法。《文物保护法》规定,刻画、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若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还可能被追究刑责。

减少文物涂刻现象,从根本上说必须仰赖游客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提高素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为此,就需要加大监督力度,依法惩处不规矩的游客,否则必将产生破窗效应——你刻我也刻,不刻白不刻。文物管理部门要负起责任,制止乱涂乱刻行为,同时加强与司法部门合作。乱涂乱刻者被依法惩罚了,谁还敢再涂刻?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