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文物题字现象不能仅靠游客的道德自律

“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因为太和殿广场上的一口缸被游客涂写有“梁齐齐到此一游”的字迹,故宫博物院又被炒火了。这次,故宫博物院迅速做出回应,已将字迹清理,并谴责这一行为“缺乏社会公德”。

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受孙悟空的启发,“某某到此一游”泛滥于中国的各大景区和众多文物保护地。去旅游,时不时会看到“梁齐齐”们留下的遗迹,但现在自行题字的人倒是比以前少了许多。

毋庸置疑,“梁齐齐”们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在文物上乱写乱画,严重破坏了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必须加以严厉谴责。然而,“梁齐齐”们之所以能题字成功,除了自身素质问题,文物管理部门的保护工作存在漏洞和社会对这种现象的漠视与纵容也难辞其咎。

文物管理部门担负着保护文物的责任,不能把游客对文物的破坏全归咎于游客素质差,应该反思保护工作是否存在漏洞,一些不良游客才有了可乘之机。文物管理部门不要期望每个游客都是自觉遵守文物保护规定的良民,而是要制定一整套精密的管理措施,让破坏文物者遭到惩罚。如果只是无力地谴责,只会令人失望。

另外,文物保护制度的运行和游客的道德自律离不开社会监督。文物法规定我国公民有保护文物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是文物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文物保护的监督者。遇到有破坏文物的现象,自觉举报和劝阻,“梁齐齐”们就不会那么放肆。

善恶一念间,游客表现出的道德状况往往受制于众多外界因素。消除在文物上的题字现象不仅要靠游客的道德自律,更要靠制度的良好运行和社会监督。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