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宅石柱础被盗 老宅为剧作家陈仁鉴故居



“我老家在莆田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前不久老宅的一对绿豆青高浮雕柱础被盗了!”日前,福州的陈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8111反映,老宅是父亲陈仁鉴的故居,建于清代,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两年前大门上的木雕被盗
“早年先祖在清道光年间盖起了这座七间厢双护大厝,俗称‘旧厝’。清光绪年间,族亲续盖后座和另一座新厝。当年盖房时,屋顶所用的瓦片是红瓦,老家的人就称我家这三座民居群为‘红厝瓦’。”陈仁鉴儿子陈经胜说,此次是新厝的一对绿豆青高浮雕柱础被盗。
走进厅堂,记者看到,支撑厅堂梁柱的一对大木柱下的柱础已不见。左边垫着一根木头和几块石头,右边支撑着一块小木头,旁边围着4块方石。从地上留下的印痕看,之前的柱础比较大。
陈经胜说,两年前老宅空着无人住,大门上一对雕刻精美的木雕被人盗走。后来,他的侄子回乡,暂住在这宅子里,但宅子里的东西还是被盗。
一个月前贼又盯上厅堂柱础
陈经胜的侄子说,他住在厅堂隔壁的屋子,平时大门都不关。一个月前的一天凌晨,他感觉到了房屋晃动,还听到窗外有些声响,就起床打着手电筒查看,但没有看到人。第二天清晨,他的爱人发现厅堂的柱础被盗。
“我房间的窗户距离厅堂右边的木柱不到一米,那天晚上雨很大,掩盖了盗贼盗柱础的声响。”陈经胜的侄子说,没想到贼会惦记上空宅里的柱础。这对柱础体形大,雕刻精美,而且是绿豆青材质的,具有较高的价值。
“失去柱础的支撑,怕老宅会倒塌。”陈经胜说,由于柱础被挖,右边正厅前檐与天井过水檐之间的装饰出现裂痕,左边天井过水檐出现凹陷。他还担心正厝的一对绿豆青门枕石也会被盗,目前已在门前筑了一层水泥加固。
陈经胜告诉记者,这座房屋共有28个房间,木石雕刻很精致。其中最繁复的一个窗户花格,当时木匠花了三个月才完成。陈经胜表示,宅子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陈仁鉴的故居,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纪念意义,希望政府给予保护。
□相关链接
陈仁鉴(1913—1995),福建仙游人,我国著名剧作家,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有68部剧作、30多篇剧论传世。他是仙游县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在全国剧坛享有较高地位。作品《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