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皇陵也改成高档会所得了
嵩祝寺和智珠寺是北京的两座古刹,都有数百年的历史,也都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如今这两座古刹均已成为高档会所,其中,智珠寺被用作西餐厅,嵩祝寺则专营粤菜。(中国文化报1月21日)
文保单位摇身一变成为高档会所,类似的尴尬并非个例。远的不说,就说北京的故宫吧,建福宫不也传出过打造私人会所的消息,会费100万,贵宾卡限量发行。往远点说,承德的避暑山庄,也算是皇家圣地,建了个皇家会馆,也是为会员专属服务。陕西的法门寺,浙江的西湖,湖南的岳麓山,哪一个地方没有私人会所的影子?
既是古刹,是文保单位,这也就意味着这地方就属于公共资源,不属于私人所有。可为何到头来,这公共领地变成了私人地盘?公共资源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属?实在是叫人琢磨不透。可这事儿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我们从来就不缺少文物古迹,也不缺少文保单位,谁叫咱老祖宗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呢?文保单位变身私人会所,这肯定是金钱惹得祸。如果文保单位不缺钱,也犯不着非得冒这天下之不韪,把佛家的清净地变成觥筹交错、大呼小叫的鲍鱼之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的文保单位故意舍弃文化保护的责任,变得唯利是图。嵩祝寺、智珠寺虽是古刹,虽是文保单位,可知名度上终究要差一些,文保资金自然也非常有限。但这并不能成为古刹变身会所的真正理由。
文物保护其实不单是建筑本身的修旧如旧,还有文化内涵的保护。明明是一座寺庙,你非得弄成一个西餐厅,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了。这和故宫里卖星巴克咖啡其实是一个道理。古刹就应该有古刹的样子,会所同样有其存在的特定环境。在一座600年的古刹里吃西餐品红酒,在一座200多年的古刹里吃红烧河豚,这种感觉的确独特,可终究扰了佛门的清净。
私人会所无孔不入,名山古刹,名胜古迹。但这种所谓的私人会所往往又是权力与金钱的代名词。当公共资源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利,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就是一种侵犯和掠夺,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对立和不公平。
好好的一座古刹,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档会所,这已然是公开的秘密。文保单位的管理方不可能对此毫不知情,可为何会听之任之?除了文保资金缺乏之外,究竟有无管理的过错,有无不当得利,这些问题都值得去深入调查。
让古刹的归古刹,让会所的归会所。古刹之与会所,时代不同,内涵不同,文化不同,岂能如此嫁接。由此想到那些在古寺里开高档会所的经营者,文化真的就是这么个玩法?在古寺里面,红酒喝得再多,河豚吃得再多,也只能是一群吃客。如果你真的认为我说的不对,你干脆把皇陵也改成高档会所得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