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岩阴山脚遗址保护35枚古足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考古工作者在岩阴山脚遗址发掘古人足迹的场景。(资料图片)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最近对大冶铜绿山保护区岩阴山脚遗址发现的35枚东周时期古人足迹,进行了回填保护,以原貌就地保护这片脚印。今后,它将作为遗址公园的一个独特景点,向游客开放。

这片足迹,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冶炼遗址上首次发现数量最多、保存状况最好、足迹身份最明显、时代最早的古人足迹,填补了矿冶考古遗存的空白。

考古所介绍,去年夏天对该遗址抢救发掘时,在黄土面上陆续发现27枚足迹。为确定足迹真实性,弄清人类足迹的类别、人体身高、重量、行走姿势、季节,保存环境等历史信息。考古队邀请国内知名的法医师和足迹学专家,对足迹进行了检测鉴定。鉴定过程中,又在27枚足迹之间的空白地带,再次发现8枚足迹,使足迹总数达到35枚。

去年底,经过对12枚足迹的现场取证、室内对比分析鉴定,专家确认12枚足迹皆为赤足脚印。完整的赤足印痕,长者26厘米、短者22.5厘米,从而推测12个足迹中至少为2人所留存。据现在群体足长与人体身高关系推断,一人身高为1.72米,另一人身高1.52至1.54米。部分赤足有重压,偏外、横向移位等痕迹,确定此人有负重特征反应,反映了当时工人负荷劳动的场景。

据推测,足迹留下的季节应为夏季,雨过天晴之时,没穿鞋进行劳作,或可判定足迹主人为普通工匠。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大冶铜绿山古代先民冶炼生产活动,而且对还原当时冶炼工作场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