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大古代铁锅修复重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几名工人正在给修复后的乐清雁荡山能仁寺大铁锅加设地基。郑之越摄

经过文物考古专家为期一个月的修复,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能仁寺口沿外径达2.72米的“亚洲第一大铁镬”终于告别了“锈烂破旧”,重现当年风采,迎接过往游客。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近日正组织人员环绕铁镬修建一条排水暗沟,进一步改善其保存环境,减缓腐蚀速度。

据史料记载,该铁镬铸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内深1.45米,能同时容纳10余人。大铁镬重18.5吨,口沿宽20厘米,可站人,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铁锅。根据铁镬内部分可辨清的铭文记载,考古专家初步确定其有两个用途:一是为僧人圆寂后沐浴用;二是能仁寺对面的火焰峰,上面起伏的丛岩很像燃烧的山火,用浴镬来盛水,“水克火”,就能“制胜火焰峰”。当地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早年能仁寺香火旺盛,有和尚三百,加上游客,每天吃饭的人上千,需要一口巨型铁锅煮饭。

大铁镬于1983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大铁镬自铸造之日起,一直没有被移动过。因长期暴露在外,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其底部常年潮湿,腐蚀加快,铁镬口沿3处残缺、镬身有多处开放性裂隙。能仁寺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修复大铁镬的要求。当地村民詹先生于2011年前往能仁寺游玩,看到破败不堪的大铁镬非常痛心,四处奔波,希望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并予以有效保护。

修复铁镬需要很高的技术,去年7月,乐清市文物管理所邀请全国上百位考古专家前往能仁寺参观大铁镬,寻求保护措施,最终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施工。由于铁镬重量大、体积大,且不能翻动。该院技术人员携带工具到能仁寺现场修复,经过清除锈蚀、脱盐处理、铆接断裂、整形处理、补全残缺、缓释处理、封护处理等多道工序,重点处理了残缺、变形、裂隙等病害。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此次修复工程在不威胁文物本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对于前人的修补痕迹和一些并不是非要干预的地方不予处理。同时,修复中使用的多种试剂和材料,大多数具备可再处理的特性,不会阻碍今后更加先进的保护修复技术的使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