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大古代铁锅修复重生
几名工人正在给修复后的乐清雁荡山能仁寺大铁锅加设地基。郑之越摄
经过文物考古专家为期一个月的修复,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能仁寺口沿外径达2.72米的“亚洲第一大铁镬”终于告别了“锈烂破旧”,重现当年风采,迎接过往游客。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近日正组织人员环绕铁镬修建一条排水暗沟,进一步改善其保存环境,减缓腐蚀速度。
据史料记载,该铁镬铸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内深1.45米,能同时容纳10余人。大铁镬重18.5吨,口沿宽20厘米,可站人,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铁锅。根据铁镬内部分可辨清的铭文记载,考古专家初步确定其有两个用途:一是为僧人圆寂后沐浴用;二是能仁寺对面的火焰峰,上面起伏的丛岩很像燃烧的山火,用浴镬来盛水,“水克火”,就能“制胜火焰峰”。当地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早年能仁寺香火旺盛,有和尚三百,加上游客,每天吃饭的人上千,需要一口巨型铁锅煮饭。
大铁镬于1983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大铁镬自铸造之日起,一直没有被移动过。因长期暴露在外,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其底部常年潮湿,腐蚀加快,铁镬口沿3处残缺、镬身有多处开放性裂隙。能仁寺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修复大铁镬的要求。当地村民詹先生于2011年前往能仁寺游玩,看到破败不堪的大铁镬非常痛心,四处奔波,希望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并予以有效保护。
修复铁镬需要很高的技术,去年7月,乐清市文物管理所邀请全国上百位考古专家前往能仁寺参观大铁镬,寻求保护措施,最终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施工。由于铁镬重量大、体积大,且不能翻动。该院技术人员携带工具到能仁寺现场修复,经过清除锈蚀、脱盐处理、铆接断裂、整形处理、补全残缺、缓释处理、封护处理等多道工序,重点处理了残缺、变形、裂隙等病害。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此次修复工程在不威胁文物本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对于前人的修补痕迹和一些并不是非要干预的地方不予处理。同时,修复中使用的多种试剂和材料,大多数具备可再处理的特性,不会阻碍今后更加先进的保护修复技术的使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