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大修后门桥燕翅楼等19处文物

北至地安门南到永定门,今年西城将启动修缮中轴线上的19处文物,包括后门桥、燕翅楼、故宫大高玄殿等。这是昨天记者从西城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配合北京中轴线申请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年,西城区将围绕中轴线开展一系列文保修缮行动。区文化委主任李征帆介绍说,即将修缮保护的中轴线19处文物包括:后门桥、燕翅楼、故宫大高玄殿、普济寺大殿以及位于大栅栏的护国寺大观音殿等。中轴线南部、天桥地区新市区——泰安里民国式建筑,今年也将进行修复。

这些文物中最北侧的一处——后门桥,原称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由于与前门南北相对,京城百姓俗称地安门为后门,因而此桥得名后门桥。这座桥始建于元代,跨什刹海入玉河处。最初为木结构,后改为石筑结构,为单孔石拱桥,俗称海子桥。

后门桥为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北京漕运的标志。今年,这座古城漕运的标志性建筑将得到修缮,还原其历史风貌。

除中轴线文物修缮外,位于跨车胡同的齐白石故居也将进行修复。这座齐白石故居是年久失修的老旧房,预计年内老宅可修旧如旧,展露新姿。

此外,酝酿多年的粤东新馆目前也已开始腾退。今年,西城将在该馆内建立一座以清末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的戊戌纪念博物馆。

东城腾退清华寺、陈独秀旧居

笔者从东城区两会上获悉,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今年要完成“十项会馆保护利用工程”和“十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并开展清华寺、陈独秀旧居等一批文物及历史建筑的腾退修缮工作,文物修缮率达到68%。

清华寺是南城唯一一座庑殿顶庙宇,位于磁器口附近的清华街7号,为明代古寺,清代重修。该寺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门额有石匾一块,书“敕建清华禅林”,现仅存前殿、中殿,配殿均已拆除改建,非原建筑。中殿内随其檐柱、内柱建有临时用房,私搭乱建情况严重,但梁架仍存,彩画难以辨别,整个院内后建房众多,保护情况很差。本次腾退仅涉及大殿周边范围,主要是为修缮清华寺大殿做前期准备工作。

与清华寺一同腾退修缮的还有陈独秀旧居,此故居在箭杆胡同20号。整个院落占地不大,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长度相等,均为17米,院落的东南方向缺角。在1917年至1919年,陈独秀在此居住并编辑《新青年》,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该处有望作为“《新青年》杂志社旧址”,向公众展示过往历史。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