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文化局快速回应文化人建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工作者正在对水泥凝固件进行现场文物鉴定并装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2年12月27日市文化局给李发刚知会函。
 

日前,宜昌市文化局快速回应文化人关于文物保护的建言,迅速回收、保管川汉铁路遗物——8件罐装水泥凝固件。

2012年12月7日,民间社团——宜昌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向市政府呈送了《简报·建议收藏百年前川汉铁路所遗罐装水泥实物》。建言人在简报中回顾了2011年,部分文化学者在夷陵区晓峰村考察川汉铁路遗址遗迹时的发现:1912年川汉铁路匆匆下马而久置不用的几件罐装水泥早已凝固石化,散落于民居院落。笔者当时将这一发现报告市委市政府,引起领导关注。12月7日笔者电话采访居住于晓峰村的退休干部秦德标先生,由他得知文物依然如昨。笔者当天拟好上述第三期简报呈送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引起领导重视。

12月11日,市政府主要领导将《简报》批示给分管文化和城建的两位领导,并提出处理文物的基本思路:保护、展示、利用。市府分管领导指示市文化局会同夷陵区政府派员到实地考察,研究落实保护、展示的方案。后来得知,市委领导也注意了这份《简报》,并将其批示给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市委领导同样提出了与政府意见一致的保护、展示、利用措施,宣传部主要领导对此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部署。市文化局于2012年12月19日收到市领导对《简报》的批示后,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在第一时间与笔者取得电话联系,核实地点,按照市领导要求,与夷陵区政府协调沟通,迅速奔赴文物所在地。文物专家现场鉴定认为,这些罐装水泥实物确系文物,是研究宜昌近现代历史和我国早期铁路建设的实物资料。为妥善保护这些文物,防止遗失,市文化局已协调夷陵区文体局于12月25日上午将8件罐装水泥实物运往黄陵庙文物管理处收藏。12月27日事毕,市文化局当即向建言人发出《关于川汉铁路罐装水泥遗存调查情况的报告》知会函,并附上装车的8件罐装水泥实物彩色照片以示笔者。

笔者手捧印有“宜昌市文化局”文头的知会函感慨不已——既为文物的妥善保管而欣喜,更为政府主管机关快速回应文化人建言的良好作风而感欣慰。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