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化厅调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乌拉街“三府”保护情况

近日,吉林省文化厅派员专题调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乌拉街“三府”保护情况。

一、乌拉街“三府”情况

乌拉街“三府”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内,始建于清代,是吉林市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乌拉街“三府”由“后府”、“魁府”、“萨府”组成。“后府”建于清光绪年间,是管理打牲乌拉地方总管三品翼领云生的私人府邸。“魁府”建于清光绪年间。“萨府”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1年),系时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十三任总管(正四品)索柱的私邸。

乌拉街“三府”为典型的清代东北民居建筑,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建筑艺术研究价值,也有北方民居特色。“后府”建筑址,就东北少数民族民居而言,其建筑之规模,做工之考究,足可称为满族民居之精品。吉林满族早期民居布局多为三合院,而后府则为二进四合院,且平面布局建筑风格及装饰独具一格,在吉林满族民居建筑中实属罕见。其建筑既有地域民族的显著特征,又融合了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点,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形态。可以说,后府代表了吉林满族民居的最高营造水平;“魁府”为两进三合院。魁府的柱间尺寸较一般民居要大,搏风“穿头花”和“枕头花”虽精细但较简单,建筑风格比较朴素,内外院之间设有院心影壁;“魁府”建筑址是吉林市目前极少数清代民居保存完整者之一。“萨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保存仍很完好的五开间门房,这在乌拉街镇已不多见。

二、乌拉街“三府”保护现状

“后府”现保留正房和西厢房,正房后檐檩糟朽,局部塌陷。西厢房房瓦局部脱落,房屋漏雨,梁架糟朽严重,墙体开裂,山墙倾斜。“萨府”除正房保存较好外,两侧厢房整体建筑均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东西厢房梁架倾斜,山墙开裂,有坍塌危险。“魁府”除局部漏雨外,整体格局和文物本体保存基本良好。

三、工作建议

1、基于乌拉街“三府”的重要价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建议由吉林市编制《乌拉街“三府”保护维修方案》并依法履行报批。

2、建议在方案批准后按程序立项,尽快完成对乌拉街“三府”的整体修缮和复原。

3、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按照古建筑维修原则进行施工,全方位保护乌拉街“三府”环境风貌和其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应由吉林市组织修缮工程,并负责行业监督管理工作。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要求,本着修旧如旧,不破坏文物本体历史风貌的原则,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修缮工程。

5、由省建设厅、省文化厅将乌拉街上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争取批准为历史文化名镇(街区),并编制整体保护规划。

省文化厅将积极为乌拉街“三府”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持,确保乌拉街“三府”能依法科学修缮,充分发挥文物价值并能永续利用。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