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李秀远)2012年12月24日,中国文物网与中国网•文化中国、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化网、中国文化传媒网联合推出“2012年度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活动网址:http://www.wenwuchina.com/news/zhuanti/ten_relics_events2012/index.html
2012年中国文博界发生了些许变化,文物保护这一话题不断升华,肩负着保护与传承的文物、文化工作者们将何去何从?作为中国文博领域的专业媒体,中国文物网秉承“继承、发展、传播中华文明”的宗旨,大力宣传我国的文博事业,在2012年追踪报道了众多文物和文化事件。站在年终岁尾回首眺望,中国文物网联合中国网•文化中国、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化网共同推出“2012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我们衷心的希望所有热爱中国文化、关心中国文博事业的网友与我们一同回顾、总结中国文物界的十件大事,为文物保护,为文化传承添砖加瓦,给过去以总结,给未来以警示。
我们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新闻资料并结合权威专家的专业建议,筛选出“国内文交所整顿 艺术品份额交易退潮”、“2.2亿元天价汉代玉凳‘赝品风波’”、“十大名楼联合申遗”、“《天下收藏》王刚挥锤砸宝引争议”等20个文物事件参选。这20个文物事件将从即日起,发布到活动专题页供广大读者网友投票评选,投票时间截止在2013年1月1日00:00。届时,四家网站将联合推出网友心目中的2012年度最重大、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文物事件。
相关内容
本次网络评选提名事件及简介
国内文交所整顿 艺术品份额交易退潮: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38号文),叫停份额化交易;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49号文),确定上海、深圳文交所进行份额化交易试点;几个月后,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37号文),细化了停止艺术品份额化的规定。对于那些购买了艺术品份额没有卖掉的人来说,在经历了刺激、颠簸和失落之后,其投资最终归零。国家干预艺术品市场、整顿文交所,标志着艺术品市场将走向更为有序的发展道路。
2.2亿元天价汉代玉凳“赝品风波”:继“金镂玉衣”之后,“汉代玉凳”再次引起了业内轰动。“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价赝品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天价玉凳事件自始至终都在拍卖公司的运作之中,那么,创下玉器拍卖纪录的中嘉国际拍卖公司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它是如何通过有关部门审核、获得该藏品的拍卖许可的?文物鉴定专家在本次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文物鉴定圈的水到底有多深?对于目前中国法律对鉴定方“走眼”以及拍卖行“知假拍假”等行为没有严格的法律责任规定,收藏爱好者们的权益如何保障?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已是我国文物市场的当务之急。
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事件:名人故居如何界定?“维护性拆迁”又如何定义?著名文保专家谢辰生认为,作为"维修性拆除",建设单位必须对整个拆除过程进行严谨的记录,甚至每一块砖头都应该编号记录,所有梁架的位置都要逐一记录,相关录像、绘图、测绘必不可少,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日后科学复原。如果没有这些的话,那就是拆除。
长沙万达广场宋代古墙去留之争:一段价值极高的宋代120米的古城墙,一段被认为可以列入“国内十大考古发现”的古城墙,一段价值位居长沙第一的古城墙。最终在遭遇开发商的时候,仅保留了20米。这段曾让无数专家为之振奋的千年文物,被专家评价称其价值“堪比马王堆汉墓”。但是,历经千年风霜而岿然不动的这段古城墙,在开发商面前也不过尔尔。人们不禁要问:当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时候,是文物保护给经济让路?还是经济发展给文物让路呢?
河北邺城出土近3000件佛造像:这是自1949年以来出土佛教造像遗物数量最多的埋葬坑,共发掘佛教造像2895件(块),也是新中国第5次大规模出土佛教造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3月19日在京举行发布会,宣布了这一发现。据考古发现的特征,专家分析认为,这些被埋佛造像可能是唐代时灭佛运动所造成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评价“这是中国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重要发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现,对研究佛教在中国北方的兴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研究佛教的东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古墓考古大发现:沂水春秋古墓是山东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有关莒国考古的重大收获,对研究当时莒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墓葬本身未被盗掘,为研究周代历史,尤其是莒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目前,崮顶春秋墓墓室部分已经出土至少86件青铜器,有的是成组出现。另外,墓葬北侧的车马坑中,2号车车舆中载有鼎、鬲、敦三件青铜器。
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先生逝世: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于2012年5月14日晚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哲文27岁时调到文化部文物局,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曾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全中国100多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1985年,侯仁之、郑孝燮、阳含熙和罗哲文在全国政协提案,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过云楼”藏书之争:这一争,引发了大众对于古籍保护的关注,如何实现这批古籍的价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古籍在拍场上出现并不在少数,被文博单位拍卖也有先例。有业界人士叹息对于古籍善本“懂的人没钱,有钱的人不懂”。要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指望懂的人都有钱了,更不能指望有钱的人能懂得古籍善本,唯一的办法是国家文物收藏单位买下来,提供给懂得的人来研究,把它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发挥其对社会更大的功能。这就是我们所谓实现古籍善本的文化价值。
秦始皇陵秦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是考古学界的瑰宝,同时也受到了世人的瞩目,秦兵马俑已经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海外的观众就超过了2000万人次。一号坑沉寂20年,再次发掘牵动着世人的目光。据专家介绍,K9901陪葬坑的发掘既有学术研究的意义,又有秦始皇帝陵考古遗址公园展示上的意义。首先,陪葬坑遗址本身、学术研究的成果以及考古发掘过程、遗址保护的成果以及保护的过程等都可作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展示内容;其次,本次发掘对探讨K9901的形制、内涵以及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秦始皇帝陵陪葬制度、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山西“女娲遗骨”横空出世遭质疑:今年6月2日至4日,吉县召开了人祖山考古文化旅游开发监评听证会,参会者包括中国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知名专家学者。听证会后,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山西发现6200年前女娲遗骨”,引发一片哗然。民众普遍认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遗骨事件纯属当地炒作,背后是发展旅游的经济冲动。之前有孙悟空故里、梁祝故里,而今又出现了“女娲遗骨”,各种骇人听闻的文化事件屡见不鲜,然而科学本身是容不得杜撰和附会的。“荒唐”与“炒作”,成了这次事件的代名词。
宁波小白礁1号沉船考古发掘:1984年在山东蓬莱水城发现4艘古船,这其年代分别是宋、元、明,唯独缺少清朝,宁波小白礁1号沉船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船系空白。经专家鉴定,这是一条商贸运输沉船,沉没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也是浙东海域首次通过水下考古手段发现的第一艘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沉船,为探索清代晚期中外贸易史、近代海外交通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更难得的是,这是一艘没有被盗捞过的古沉船,主要构件非常完整,可修复程度较高。
宝鸡西周古墓发掘:在宝鸡石鼓山天玺台一边的石嘴头村四组发现一大型西周早期贵族武士墓,其墓葬规格甚高,属于当时贵族墓地。据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近几十年国内发现青铜器数目最多,规格最高、保存最完美、发现大器皿最多的一座墓葬。世界第五个青铜“禁”的出土,我国最大青铜彝的出土,疑似“西周壁画”的出现等等彰显着这处墓葬的不同寻常。专家称:在西周早期小国家特别多,这个墓的发现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是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天下收藏》王刚挥锤砸宝引争议:到底是“护宝锤”还是“砸宝锤”?8月中下旬开始,王刚在《天下收藏》中的那把紫金锤竟一夜之间成了扼杀“真品文物”的“凶器”。各路专家与“砖家”纷纷出来站队,有质疑的,有支持的,也有旁观看热闹的。引发了一场鉴定“真”与“假”判定标准的论战,也引发了专家到底专不专的质疑,舆论哗然的同时,对市场也颇具影响。
故宫博物院“宫院分离”:故宫每年的游客数量频频突破千万人次,给故宫的文物保护、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过多的人流,使故宫内部一些路面和台阶磨损严重。另外,数万名游客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仅使古建筑温湿度变化,对建筑内外的彩绘、雕塑、局部装饰等也产生一定的破坏。基于这样的考虑,北京市政协建议“宫”与“院”分离,一方面使故宫成为集中展现明清皇家宫廷文化的场所,另一方面择址新建一座博物院,作为专门展示故宫所藏180余万件文物旧藏的场所。同时要改进天坛、颐和园的一般公园管理方式,采取划分文物保护区和休闲锻炼区,对重点保护区域施行特殊管理,严格控制举办大型活动的数量。如何有效地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再次被提上日程。
京城艺术品实名登记认证:北京市所有的当代艺术品交易将要进行实名制管理。这对于一向缺少监管的国内当代艺术界而言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北京首先提出了为当代艺术品建立“身份证”,全程监督艺术品的流通过程。同时,为了加强艺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北京还将推行艺术品经营企业信用承诺制管理,对于企业的违约行为将给予警示,并将出现欺诈行为的企业列入信用“黑名单”。艺术品登记制度能否顺利进行?艺术品市场能够因其而改善?艺术品登记制度的推广又将面临哪些难题?国家有关部门下一步将作何动作?
十大名楼打包申遗: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大观楼、阅江楼、天心阁、钟鼓楼、天一阁“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 “打包”申遗引起舆论的关注。这个以“保护传统文化,努力抢救民族记忆”为宗旨的申遗活动,因为其成员的“参差不齐”而饱受诟病,到底是问了保护传统文化?还是为了刺激当地旅游业?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功绩?申遗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十大名楼”的联合申遗让“申遗”这个词不再那么光鲜。
圆明园文物在海外被拍卖:英国邦瀚斯的拍卖行原打算拍卖两件圆明园文物:“清嘉庆年间的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后来因为在中国引起巨大争议后决定撤拍。这是自2010年圆明园在罹难150周年之际向全球发出抵制圆明园流失文物拍卖的倡议书以来,圆明园流失文物首次在海外被撤拍。然而继邦瀚斯拍卖行撤拍圆明园流失文物后,又有消息传出,一枚从圆明园流失的、清朝皇帝专用的印玺将在法国巴黎艾德(ARTCURIAL)拍卖行拍卖。海外近乎肆无忌惮的拍卖圆明园文物让中国民众很揪心,圆明园文物的追索与保护在中国从来都没有被遗忘过。
我国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对我国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记。这是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监管是保护的前提,普查之后的保护措施引人关注。
“南长街54号”藏《梁氏档案》争端:9月17日,北京匡时召开“梁启超与现代中国–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即将公开拍卖。然而,对于南长街54号,梁启超直系后人有不同看法。梁柏有女士和吴荔明女士代表梁启超直系后人表示,南长街54号不是梁启超的房子,也不是合买的。这样的拍卖有违梁启超遗愿,梁启超后人对此表示遗憾。
湖北破获亿元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湖北省不久前破获了一起特大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涉案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多年罕见。案件牵出的一个分工明确、利益链条完备的文物“黑市”,更是触目惊心。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26组36件,三级文物71组104件;一般文物46组50件。据文物专家介绍,此次追回的部分文物是目前国家出土文物中从未见到过的,它们为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实物依据。在缴获文物中,仅三级文物的价值就达亿元以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