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闪光灯 文物会“过敏”(图)

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等各大展览馆都实行了免费开放,更多的市民有机会接触到高雅艺术,参观人数增多的同时,文明观展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博物馆、艺术馆,发现大多数的市民都能做到文明观展,但仍然有个别市民观展素质有待提高。
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总监石京生策划过很多展览,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前不久,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画展期间,一位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与艺术馆的志愿者发生了不愉快,起因是这位观众为同行的朋友讲解画作内容,说话时距离画作很近,并且触摸了画作,志愿者上前劝阻,引起了这位观众的不快。
石京生说,艺术馆不愿意在画作和展品前面阻拦一条绳子,将观众拒之千里,也影响展览整体环境的美观和谐,可是许多画作是在画布上用油彩“堆”出来的,仔细看,厚厚的油彩甚至有些凸起像个小土丘,近距离说话,口中的口沫和雾状气体会喷到画面上,造成画作氧化褪色变色,触摸更是会损坏画作。
石京生表示,博物馆的环境应该是安静知性的,传播交流知识、表现艺术、传递精神的载体,国外的人们参观博物馆时是非常讲究礼仪的,服装整洁,低声细语,彬彬有礼。目前我们世纪坛艺术馆也有许多展事开幕仪式,大家举杯红酒,互相表示礼貌尊敬,高雅的艺术品,仪度有节的观众,这是一幅和谐的画面。希望博物馆是和谐的,走进这个环境,人们应该被感染和同化,高声喧哗,心急气躁……在这里都变得安静平和。
那么,观展时到底要注意哪些礼仪?如何做到文明观展?记者采访了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了解到文明观展的有关注意事项。
参观时衣着不要太随意
展览馆、博物馆都是环境相对特殊的场所,展出的一般都是具有很高纪念价值的文物或艺术品,因此展览馆、博物馆都对馆内环境要求非常的高,对参观者也有着一定的礼仪要求。比如在着装方面,由于馆内的气氛都是高雅高尚的,参观者也是来自世界各地,如果参观者衣冠不整,与馆内环境非常不协调。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不少观众都喜欢到宁静清凉的博物馆里参观,但有些参观者穿着背心、短裤、甚至趿着拖鞋,好像“乘凉”的样子,这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工作人员都是一种不尊重、不讲礼仪的行为,破坏整个参观环境。因此,到博物馆参观前,应做好着装的准备。应该选择相对正式的服装与服饰。
观展时不能大声喧哗
展览馆、博物馆同图书馆一样,是一个十分讲究安静的场所,安静的环境才能使参观者静下心来欣赏高雅艺术,感受艺术品带来的艺术美感。因此,参观者在馆内应该始终保持肃静,尽量不要高谈阔论,更不能大声喧哗。尤其是在讲解员讲解时,出言不逊,妄加评论,都是很不礼貌的。有些参观者在参观时看到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常常会兴奋地招呼同伴来看,高声呼喊同伴的名字;有些观众在展厅内大声接打电话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导致馆内秩序混乱,影响他人参观的情绪,分散他人的注意力。
展厅内不要开启闪光灯
博物馆内陈列的大都是艺术品和历史文物,有些博物馆是禁止拍照的,有些地方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物对相机闪光是“过敏”的,观众如果使用闪光灯拍照,会对展品造成伤害,尤其是一些纸质、丝绸等材料的文物。首都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观者偶尔打开相机闪光灯拍摄一次,看不出对文物会造成多少损害,可多次闪光拍摄势必会造成损耗,无形中就缩短了文物的寿命。所以,进博物馆、展览馆都能看到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提示标识。”一位观众也说道:“在观看展览的时候,闪光灯一闪一闪的,特别影响参观的兴致。”
另外,一些人喜欢在艺术品前留影,特别是在名画面前,紧贴着画作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这样做很可能会剐伤画作。
不要随意触摸展品
展览馆、博物馆里展出的艺术品都是十分珍贵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少数参观者在参观时总是觉得“不过瘾”,一定要亲手摸摸展品,这种做法对展出的艺术品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甚至会起到破坏作用。很多展览馆、博物馆都有“不要触摸展品”的规定,对于那些价值极高的文物,博物馆也采取了设玻璃罩、隔离线等保护措施。但不是每一件展品都有防护措施,如果参观者不遵守基本的规定,展览馆、博物馆“防不胜防”。
展厅内不要喝水吃东西
好多观众都会把观展当做一次“旅行”,提前会准备一些干粮、饮料等等,有的博物馆也有专门的售货商店,或者是自动售货机。有的观众就理所当然地将食物带到展厅内,边观展边吃零食,这是极其不好的行为习惯,与博物馆、展览馆这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殿堂极为不吻合,吃零食难免会影响到其他的参观者,喝水更是“危险”,如果一不小心洒到展品上,就“闯祸”了。因此,吃东西、喝水应当在指定的休息区域。
看管好自己的小孩
现在不少教子心切的父母,将博物馆当成了教育子女的临时课堂,领着孩子看文物展品外,不忘将自己知道的历史知识讲解给孩子,“现学现卖”,影响到展厅内的安静氛围。还有不少父母还真是响应“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带着不谙世事的孩子来参观,有的甚至才一岁左右。中国美术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遇到带小孩的父母,我们就提醒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如果小孩来的比较多,比如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会多安排一些工作人员;遇到小孩啼哭不止,我们会建议家长带领小孩到展厅外休息一会儿,但都只是解释或者建议,因为并没有强行的规定。”家长是否文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文明素养,文明的提高与传承是社会的事,更是每个家庭的事。
休息区也要注意举止文明
每个博物馆、展览馆都有专门供参观者休息的区域,在展厅内会有一些提示标识,在休息区则比较随意,但休息区作为公共场合也需要注意举止文明。世纪坛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李永亮告诉记者:“有的参观者在休息椅上脱鞋,有的参观者在休息区将吃完的食品袋乱扔,还有的随地吐痰等等,这些只能靠观众自律,自觉维护公共场合的卫生。”
中国美术馆的相关负责人说:“在参观博物馆之前,可以先做一下准备功课,不妨把观展的过程当做一次汲取艺术精华、享受艺术熏陶的‘美的旅程’,让观展的过程成为展示自身的优雅情趣、体现自身的文明素养的‘宽阔舞台’,有关各方都应共同努力为之。”
链接
世界著名博物馆
观展要求
大英博物馆
请不要携带大型背包或手提箱到博物馆。出于安保原因,尺寸大于40×40×50cm的物品不允许带入到大英博物馆。带轮子的箱子必须手提或存放到衣帽间。特展可能会有更多的限制。
在大部分展厅里,允许使用手持设备进行用于私人用途的摄影及摄像,并可使用闪光灯。在本馆内,各场地禁止使用三脚支架或其他支架设备。
对于残障人士,可以由动物陪伴,除此之外不允许将动物带入博物馆。 欢迎导盲犬,可以从问讯处领取狗食盆。
卢浮宫
卢浮宫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均为原件,绝无赝品。每件展品都独一无二,且非常脆弱。敬请您爱护,以便这些展品能够完好保存,流传后世。
请勿触摸展品。
请勿在博物馆展厅内吃喝饮食或吸烟。您若稍有疲乏,可以前往金字塔下或博物馆里的餐厅及咖啡馆休憩进餐。
永久陈列馆内,允许参观者进行仅限于私人用途的照相或摄像活动。在照相或摄影过程中,严禁闪光灯或其他带有照明闪光的设备,严禁使用照相机或摄像机的固定脚架。德农馆的一楼各展厅内(包括蒙娜丽莎厅,米洛的维纳斯厅,阿波罗廊等)严禁照相或摄像。
本馆内禁止使用手机。禁止高声喧哗。
建议参观时不要携带过重的行李物品,卢浮宫提供免费物品保管寄存服务。
对于中小学生,参观时尽量和自己的团体保持在一起,不要掉队。参观前向学生指明信息中心的位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