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破获一起罕见文物盗窃案 汉代青铜宝刀被藏暗室


日前,邗江警方历时一年多,跨四省七市,辗转数千公里,最终从一文物贩子手中追回一把国宝级的汉代错银青铜环首刀。昨天,邗江警方将这把国宝级文物转交给市文物局妥善保管。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这把刀的长度达到了80多厘米,可谓汉刀中的“巨无霸”,其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称其为国家一级文物当之无愧。
■国宝失而复得
青铜宝刀被盗,下落不明
“西湖镇有一伙专门盗墓的团伙,携带枪支和炸药。”2011年6月20日,扬州市公安局西湖派出所接到线索称,一辆面包车经常在西湖镇周围出没,面包车上装有挖掘的工具,去的地方都是山坡等地带。接到线索后,警方立即展开了侦破工作。
经过数天的跟踪和调查,警方初步掌握了这伙人的犯罪证据。6月29日中午,办案民警来到嫌犯的暂住地,一举将8名嫌犯抓获。警方在现场缴获了玉璧、玉璜、铜剑等汉代文物共20余件。后经查实,这伙人身上并未携带枪支,使用的炸药为黑火药。据嫌犯供述,其中有一把国宝级文物汉朝错银青铜环首刀已经交给了“处理组”(负责给文物处理清洗的嫌犯)。民警随即奔赴福建、浙江、安徽等四省七市,先后抓获了三名“处理组”成员。据三名嫌犯交代,这把青铜环首刀已被转手给了浙江人沈某。7月23日,警方马不停蹄地奔赴浙江,将沈某控制,但在其家中并没有找到青铜环首刀。
房间暗室找到“青铜宝刀”
沈某被民警控制住后,知道自己的劣行已经暴露,手指着旁边的一堵墙说道:“就在这里。”民警推开房间一暗门,发现这个房间原来“别有洞天”。在暗室里,民警看到一个长约1米左右,装裱得很豪华的盒子。打开盒子,一把汉代错银青铜环首刀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民警看到失而复得的宝刀后,兴奋不已,随即小心翼翼地将这把刀妥善保管好。“暗室里,除了这把环首刀,再没有其他物品,可见这把刀的价值之高。”民警道。
“这把刀,我是以40万元的价格收购的,准备以65万元的价格转手卖给浙江一个藏家。”沈某说,“处理组”光是清理这把刀,就花费了5万元。
■盗墓贼很“专业”
为盗墓,专门到博物馆学习
据嫌犯交代,2009年,他们在杨寿找到一个大型西汉古墓,该古墓保存完好,从来没有被挖掘过,也没有被盗过。他们将这个古墓挖了个10米深的洞,可盗得的物品只有几块玉璧。“这么大的墓,怎么可能只有这点东西呢?”几名嫌疑人分析,可能是他们还没找到物品存放的地方。
为了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文物,几名嫌疑人竟花了3个月去博物馆学习,研究汉墓的结构、陪葬品摆放的位置以及棺材摆放的位置等。从博物馆学习回来后,他们继续去杨寿盗挖那座西汉古墓,收获果然很大。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们从这个墓中共盗窃了4块玉璧、一把铜剑和一把青铜环首刀。
戴防毒面具,用炸药开道
“他们盗墓的手法很厉害,分工明确,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工具非常齐备。”办案民警介绍,嫌犯一共分四个组:一组为盗墓的,二组为处理组,三组为倒卖组,四组为走私组。嫌犯每天晚上八九点出去,早上撤离现场,每次撤离现场时,他们会对洞口进行伪装,防止被人发现。
“他们一般都是在晚上爆破,而且都在地下,所以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被发现。”办案民警说,他们的工具有防毒面具,抽水机,还有氧气瓶等,这样他们在地下工作时,就不会担心缺氧或者被有毒气体伤害,也可以及时抽去地下的积水和淤泥。
据了解,嫌犯大多来自淮安、浙江、湖北等地。昨天,记者从邗江警方获悉,这把汉代错银青铜环首刀被追回后,随即送到省有关部门鉴定。经过专家鉴定,这把青铜环首刀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经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日前,邗江警方历时一年多,跨四省七市,辗转数千公里,最终从一文物贩子手中追回一把国宝级的汉代错银青铜环首刀。昨天,邗江警方将这把国宝级文物转交给市文物局妥善保管。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这把刀的长度达到了80多厘米,可谓汉刀中的“巨无霸”,其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称其为国家一级文物当之无愧。
【专家揭秘】
“青铜宝刀”主人身份不低于侯
见证当年扬州青铜器工艺地位无可取代
警方花了一年多时间,对这把被盗的汉代错银青铜环首刀紧追不舍,那么,这把“宝刀”到底有什么价值?在文物中属于哪一级别?昨天,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对此一一揭秘,他分析,这把刀的长度达到了80多厘米,可谓汉刀中的“巨无霸”,称其为国家一级文物当之无愧,其主人身份应该不低于侯。
1
“青铜宝刀”主人身份不低于侯
在诸多文物中,最珍贵的要数汉代错银环首铜刀了,这把汉刀通长80.8厘米,剑身宽2.8米,笔直修长,锋不可当。整把刀工艺精湛,两面满错银饰,通体可见用银丝镶嵌的卧虎、盘龙、飞凤等花纹,图案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尤为难得的是,这把刀保存完整,尺寸很大,在国内出土的汉刀中相当罕见,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扬州地区汉墓居多,墓葬中出土的各式刀剑随葬品不计其数,但通常仅有30厘米左右,这把刀的长度达到了80多厘米,可谓汉刀中的“巨无霸”,此外,刀身上精致的纹饰更是增色不少,其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称其为国家一级文物当之无愧。
束家平介绍,这把刀不仅体现了国内错银工艺最高水准,同时见证了当年扬州青铜器的工艺地位无可取代。“错银工艺制作复杂,材质昂贵,在当时也只有贵族才能享受此等待遇,东汉以后,盛极一时的‘错金错银’工艺也逐渐被战乱淹没。”束家平说,由于种种原因,这把刀刀鞘仍未发现,但可见陪葬这把精致刀具的古墓主人身份至少是侯级。
2
被盗墓内是汉光武帝刘秀女儿?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错银环首铜刀挖自于宝女墩汉墓。文物专家介绍,身为省级文保单位的宝女墩汉墓位于杨寿镇西南宝女村,这是座人工夯筑的封土墩,据说是汉光武帝刘秀女儿的坟墓,关于宝女墩还有个在当地流传已久的传说。
不过,据考证,“宝女墩”是一座西汉晚期的广陵国诸侯王陵墓。墓园占地4000平方米,墓包高度12米,每层夯土厚15厘米到20厘米,保存较好。考古专家介绍,1985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了宝女墩的两座陪葬墓,出土的铭文铜器、漆器、琉璃衣片等随葬品不计其数,在这些随葬品中有漆器20余件,以铭文“工官”漆器为特色。其中,西汉“广陵服食官”铭文铜鼎、猪形玉握两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犯罪嫌疑人所挖盗洞位于宝女墩西部,从封土堆底部斜直向下开挖,直径约1米,在盗洞附近还发现了散落的漆木器残片。
3
古老汉墓蕴藏大量珍贵文物
这批移交的珍贵文物中,还有汉代谷纹青玉璜、蒲纹白玉壁、谷纹青玉璧、漆鞘铁剑、漆鞘铁刀,以及明代铜镜等,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做工精致,这些夺目的瑰宝,显示了古人的高超智慧和深厚艺术造诣。
这些被盗文物除了来自于宝女墩汉墓外,还有的来自于甘泉老山汉墓以及西湖镇中心村汉墓。其中甘泉老山汉墓为7座大型汉代古墓葬,考古专家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推测其为汉代王后的陵墓。
考古专家介绍,甘泉在春秋时为邗国所在地。汉代,先后为诸侯国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之所在地。因交通通畅,地势高敞,土地肥沃,汉代几位诸侯王在这里苦心经营,发展经济,一度非常繁荣辉煌。一些诸侯王和达官贵人也选择在这里大兴土木、构建墓园,作为死后福乐之地,因而在这里形成了汉墓文化。
迄今为止,甘泉境内已出土汉墓38座,而埋于地下尚未发现的古墓不计其数。汉墓之集中,为全国罕见。清嘉庆十一年,大学者阮元在甘泉山惠昭寺阶下发现西汉广陵王残碑4块,现藏于南京博物院。1981年2月24日,甘泉公社老山大队女社员陶秀华在甘泉二号墓旁铺路时,拾到一枚金印,经专家鉴定,为汉“广陵王玺”,重123克,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此外,在老山最北侧封土堆,即防空洞所在封土堆处,考古专家发现此处盗洞位于封土堆西侧底部,直径约0.7米。在“惠昭寺”所在封土堆,胆大妄为的犯罪嫌疑人将盗洞开挖在寺庙房屋内,从室内往地下开掘盗洞,并从中盗得文物若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