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遗址已保护性回填

日前,福州地铁1号线屏山站工地内,发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遗物,经考古专家判断可能是西汉宫殿遗址,这进一步佐证了闽越王城遗址在福州之说,引起了各方极大的关注。但由于地铁工期紧张,昨日,考古现场内的北侧探方已被回填。考古队员介绍,勘察工作结束后,他们将向有关部门递交报告,以决定下一步工作。

昨日,在屏山地铁站围挡工地,记者看到工地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探方,四周都是地铁施工所搭设的钢筋架,考古队员正在其中勘察。探方边上的簸箕内,堆放了各类古代建筑遗物,探方侧壁,分布着不同年代的土层,其中埋藏的文物,年代在西汉到唐五代之间。

据了解,在此前的考古勘察中,发现有筒瓦、陶片和一小部分“砖墙”。多名考古专家判断,该处极可能是2000多年前闽越王城的宫殿遗址。

由于地铁工期紧张,昨天,北侧的探方已被进行保护性回填(先铺垫一层细沙,再用土掩盖)。考古队员表示,南侧探方的清理工作还在继续,之后也将回填。

福州市考古队的张勇说,这一次勘察结果很丰富,若能全面发掘,将会有更多收获。前期勘察工作结束后,市考古队会向市政府、文物局等部门及地铁公司上呈详细的报告,再考虑下一步处置。

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也在等待考古队的报告。一知名网站的调查显示,40.2%的网友支持全面发掘、继续寻找文物,另有39.7%的网友希望切割保护,还原古城发展脉络建地下博物馆。

“进一步发掘的可能性较大。”张勇说,目前他们忧心的是,如何在正在施工的地铁工地上进行第一期发掘工作,因为地铁施工无疑给考古发掘带来很大难度。

闽越王城在福州再添有力证据

公元前202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闽中。这一年,无诸开始修建闽越王城“冶”。公元前110年,闽越国被汉武帝消灭。

闽越王城究竟在哪?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曾引起过各种争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戴显群教授介绍,之前曾出现了“崇安论”、“福州论”、“浙南论”等。此前武夷山汉代古城遗迹的发现更是一度让“崇安论”独领风骚。

但是近几年来,屏山附近的考古发现,一再印证了闽越王城就在此处,使“福州论”成为主流说法。

省考古队队员高建斌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在屏山一带曾有不少考古发现,其中鼓屏路钱塘巷基建工地,发现了汉代文化堆积层、几何图案的陶片等文物。1997年,屏山永辉超市附近,出土多块“万岁瓦当”,轰动一时,这些有可能与汉代皇宫有关。此后,省财政厅工地的探方中又发掘出两期叠压的建筑遗迹。“和武夷山汉代古城遗址相比,我们缺乏的是全面、大范围的发掘。”高建斌说。

而在这一次的屏山站地铁施工现场的考古勘察中,年代分明的地层、宫廷级别的汉代陶片、疑为城墙遗址的“砖墙”,再一次提供了有力论证。

《福建通志·城池志》中所记载都城的位置:“在冶山前麓”,即今屏山北面。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介绍,因为当时的福州南部都是大面积的沼泽和水域,仅在屏山一带是小山包,因此此处成为都城所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