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遗址亟待保护
残阳如血、漠风当歌,烽火狼烟、羽翎传信。抚摸暮色笼罩下的残垣断壁,沉甸甸的思绪从指间滑落,消失在历史无言的厚重里。古道蜿蜒、笛声幽咽,对视着胡杨林泪水潸然……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约三十五公里、纳林河东岸荒漠中,为西夏西北军事重镇,是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的黑山威福军司治所,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西夏时称黑城为黑水城,元代称为也集乃城址,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四百三十米,南北宽三百八十米,周围约一千六百米,最高达十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十三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明代以后逐渐废弃城址。
西汉时期,黑城就是居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一零三八年,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羌族的一支─党项人建立了西夏政权。西夏还在居延地区设置了“黑山威福军司”,驻地就设在黑城。从那时起,黑城开始走向一时的繁荣。公元一二二六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攻破了黑城。元朝曾扩建黑城。公元一二七五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这里,他看到的是一个绿洲中生机盎然的繁华城市。明代初年,黑城再次被攻破,并被放弃。至此,黑城便与人间烟火隔断,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城”,只有其城池遗址孤零零地伫立在弱水河畔。
黑城原建在额济纳河下游的绿洲上,由于河水改道北流,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濒临巴丹吉林大沙漠,气候极度干燥,地下埋藏物经历数百年后出土仍保存如新。传说元代灭亡后,有一位黑将军仍驻守此危城,曾将无数珍宝埋藏城内井中。
二十世纪初期,西方探险者据此传说,数次在城中肆意盗掘。俄人科兹洛夫、英人斯坦因、美国人华尔纳和瑞典人斯文赫定等曾先后到黑城遗址进行考察发掘,从中获得大量西夏和元代的文物、文献。其中尤以科兹洛夫和斯坦因掘得者居多。科兹洛夫所获的绘画、雕塑艺术品和其他文物现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馆,文献和书籍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藏黑水城出土文献有西夏文、汉文、回鹘文、蒙古文、叙利亚文和突厥文等文种。一九六三年苏联出版的《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一书,公布了科兹洛夫劫走的部分西夏文献目录,计有佛经三百多种,政治、法律、军事、语文学、医卜、历法等著作六十多种。
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三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了黑城,弄清了地层关系和城市布局情况,发现了大量文书和其他文物,文书中有汉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种民族文字,总计编号有三千余号,现已将汉文文书中主要部分整理编成《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已公开出版发行,为研究此城以及元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
二○○五年黑城遗址作为夏至元时期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以及额济纳旗政府对黑城遗址的保护极为重视,自二零零六年以来已投资九百多万元树立保护标识、围封防护栏、加固东西瓮城、铺设参观栈道、修补城墙豁口(西墙)、铺设透水砖、硬化停车场地、清理瓮城内外城址周边积沙等。在已经编制《黑城遗址抢险加固保护方案》、《黑城遗址文化景区规划》、《黑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二零一一年,内蒙古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会同相关科研单位开始编制《居延遗址─黑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以改善和提高黑城遗址的保护、研究、管理和展示的水平。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