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速公路”今成珍贵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道沿途中的观澜书院资料图片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位于广东乳源县境内的古道资料图片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唐明皇宠妃杨玉环喜食荔枝,可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如何才能让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据广东乳源县史料记载和当地文史专家考证,可以确定当时的“快递员”正是由粤北连接西京长安的“西京古道”快马接力将鲜荔送至长安。

乳源县政府15日通报,这条古代“高速路”近日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京古道是汉武帝时期岭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经之道,也是乳源著名人文景观之一。公元二十五年,东汉桂阳郡太守卫飒开凿了这条由广东英德经乳源至湖南的“官道”,全程约五百余里,是大部分古代岭南人进京都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纽带。目前,乳源县境内仍保存着约有七十多公里的风貌较完整的古道。

如今,古道沿途还完好地保存着大量古桥梁、古凉亭、古民居等建筑,使得“西京古道”成为考古、科研、挖掘客家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近年来,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多次赴乳源考察、了解古道的历史和现状

广东省政府参事黄伟宗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京古道是目前广东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古道,又延续于唐、明、清三代重修,在古代一直起到了沟通南北的作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他建议西京古道争取与国内外众多的丝绸之路文化项目一道,共同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据悉,与西京古道同时申报成为广东省重点文物的,还有古道沿途中的一座修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的书院观澜书院。据介绍,观澜书院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悬山式顶的两层楼房,建筑美观大方,书院内今保存有大量清代的木匾、盆座石、石墩、石水盆等木雕和石雕。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