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考古跟着盗墓走”不公 一直有保护

“国家文物局依然强调,我们文物工作者的主要责任还是保护文物的安全和永续留存。对于可挖可不挖的遗址,坚决不挖!”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今天(8日)在京举行的“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审会上表示。

此次评审会上,25项考古发现进入了最后的角逐。童明康说,20年间评选出的200项考古发现,已经有90多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与展示。目前,国家先后组织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遗址、墓葬、文物古迹80多万处。

据介绍,目前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的考古发掘中,90%属于配合基建,这将是中国考古一段时间中的重点。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点建设中,考古与文物保护,都被纳入了工程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果。而剩下10%左右的主动性考古,往往关系文明探源等前瞻性的重大学术课题。按照惯例和方针,原址保护仍是首选保护方式。今后,国家依然会严格控制主动性挖掘项目,尤其是对帝王陵寝和主要墓葬的挖掘。

针对社会上流传“考古跟着盗墓走”,童明康认为这种说法既不科学也有失公允。他以去年被盗的秦东陵为例,“这个陵一直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并不是盗墓贼先发现,只不过以前认为是秦始皇父亲的,现在知道是他祖爷爷的。”

童明康还强调,文物工作者有责任利用多种手段,主动揭开文物考古的神秘面纱,不但要及时将最新的考古成果和文物公布于众,而且要努力使公众明白考古的方法与考古的过程,在保证文物安全的情况下,邀请公众到文物考古现场,让公众与文物保护工作亲密接触。
/>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