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文物]老玩具里的童年记忆(图)

近日,武汉某论坛上,网友“湛clearness”发帖:“跳皮筋、弹玻璃珠、水枪、魔方、芭比娃娃、掌中游戏机……那些年我们都一起玩过。你是否还珍藏着儿时的玩具,是否依稀还能记得曾经玩伴的面庞、童年时代的诸多美好回忆?”这位网友还晒出了自己珍藏的一部分儿时玩具,引发不少网友的怀旧情绪,纷纷在后面跟帖回忆起自己当年最爱的玩具。

积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晒出的木头积木。(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晒出的水枪(图片来源于网络)

“湛clearness”称,这是她童年游戏的一部分,打起水仗来,所向披靡。

铁皮青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铁皮青蛙(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岁-月静好”说,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就买了好多玩具,让她自己玩。其中,有好几只铁皮青蛙,后来都不知道丢哪儿去了。几年前,自己在网上淘来一个铁皮青蛙,绿色带花纹,只要拧紧发条,青蛙可以在地板上扑腾好一阵子。

这种玩具在20世纪80年代,几乎人手一只。如今,很多人的铁皮青蛙,可能都已不见踪影。即使还保留着的,也是油漆掉落、划痕无数。然而只要拧紧发条,青蛙依然可以在地上扑腾地跳,仿佛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

玻璃弹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玻璃弹珠(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

网友Luke至今还记得这种玻璃弹珠的打法,并笑称自己“怎么可能忘得掉,脸上现在还留着一道疤”,就是因为小时候为了跟同伴攀比谁的弹珠多,打架留下的。

东南西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云儿郎当”称,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来的“ 东西南北”,内侧八个面上写上一些名词,有好有坏。让小伙伴选个方向,说个数字,就开始来回折。看每个人选的是哪一面的什么词。小学课间,大家一齐玩这个游戏时,她常故意写不好的词,引诱讨厌的同学选到,以此来捉弄对方。

七巧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Cheung是一个80后爸爸,他自己动手为儿子做了一套七巧板,作为“益智玩具”。他称,不想让小孩过早接触太多电子产品,就想到了这款经典的拼图游戏。

鸡毛毽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当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会快速冲出教室,一群一群的在走廊上踢毽子,有比数量的、有比花式。“那时候班上还有不少男生踢得比女生还好。”网友“明追唐去”说。

橡皮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从1956年问世以来,橡皮泥就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最开始的橡皮泥只有灰白一种颜色,但随后的几年里橡皮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和香味。

魔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魔方热大概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彩色塑料魔方很快普及,往往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仅小朋友爱玩魔方,大人也喜欢玩。网友“盛开的水”说,自己的老爸不久前第一次网购,居然是买魔方,“让她和老妈瞬间无语,这是返老还童吗”。

掌中游戏机、小霸王游戏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晒出的老式游戏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霸王游戏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psp的年代,你还记得当年对这种游戏机的痴迷吗?

芭比娃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0年代的芭比娃娃(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在的芭比娃娃(图片来源于网络)

拥有一个芭比娃娃可能是很多女孩儿时的梦想,它承载了全世界女孩的“公主”情结。多变的衣着,时尚的装束,以及帅气的男友引领了很多年的女性洛可可风潮。

不少女性网友纷纷表示,小时候最爱的就是给娃娃换不同的衣服,还经常模拟演出生活情景,甚至手巧的还会自己给娃娃缝制衣服。网友“per妈”还自曝,虽然现在女儿还不到一岁,她就开始在网上买了不少娃娃给女儿,希望在女儿身上“圆自己儿时的梦”。

变形金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塑料变形金刚玩具(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动画片《变形金刚》的热播,全国迅速出现了“变形金刚热”。时至今日,不少“80后”还收藏着当年玩过的变形金刚。(图文∕见习记者徐娟娟 整理)

【记者手记】

小时候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书本自己能够读出声音;可以养电子宠物;玩具小车能做得跟真的一样,车门能打开,每个零件都可拆卸。过去的玩具都是那么简单。

印象里,儿时几把塑料水枪,就能和小伙伴们“开战”一下午,经常玩到湿漉漉的回家;玩弹弹球,看到别人好看的玻璃弹球好几次都萌生过偷回家的罪恶念头;和姐姐一起给娃娃做衣服,总是为争好看的布料吵得不可开交……童年的那个时候,永远不会感觉孤单,永远是一群一群的小朋友在一起。

这可能是现代社会,一个屏幕、几个按键就能解决很多事情,一个人也可以在家里玩的“高级玩具”唯一不能比拟的地方。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