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史料可以互证钓鱼岛不属于日本
昨天,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以物证史:历史文物背后的钓鱼岛”,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保钓”,以自己保存的多件文物和搜寻到的翔实史料,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
文物史料可互证“钓鱼岛不属于日本”!日本所谓的钓鱼岛是日本人发现的,依据“先占”原则取得钓鱼岛“主权”的说法纯属历史谎言,日本所谓的“尖阁群岛”不过是从未出现过的“不知羞耻的画饼”!
事实胜于雄辩,文物作为历史鲜活的证明,和一篇篇史料互相印证着,让我们看到了钓鱼岛无可辩驳的归属。
证据一:日本1904年印制的《大清全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日本标出自身区域一系列在地图上如尘埃大小的岛屿名字,却没有钓鱼岛的任何标识
在大讲堂现场,阎焰在电子屏幕上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大清全地图》。这幅地图,是阎焰在20多年前从一名故旧那里收集来的,几月前,他在整理库存文物时看到了这幅地图,也发现了一些端倪。
这幅《大清全地图》是日本人在1904年印制的一幅高精度的地图,涵盖了中国的全疆域,比例尺达1∶250万。地图上,题写“大清全地图”五个字的是曾国藩“曾门四弟子”之一的桐城派学者吴汝纶,而在地图左下角则是由日本内阁重臣副岛种臣所书写的长达168字的跋,“副岛种臣是日本的政治家、官僚、汉学家,是日本人非常尊崇的大名人,也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积极鼓吹者”。阎焰介绍,副岛种臣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都很熟悉,在跋上有一个“杏花烟雨江南”的中国式印章,还在跋里用了很多典故,而最核心、最露骨的一句话就是“方今东亚大势支那为急”。阎焰解读:在大清的地图上,一位日本重臣堂而皇之地写上这么一句话,足以看出这个岛国对中国的野心。
阎焰把地图的局部放大,让大家关注地图上日本自身区域那部分。他介绍,在地图上,日本本土是印出了画框之外。日本对它的疆域非常在意,当时所有划定为日本疆域的,从本州到其占领的所有岛屿都标注在其中。在地图上,有一条从台湾到日本的航运线,是用一条很浅的细线标出的,“日本把本国一些在地图上如同尘埃、针尖一样的岛屿都一一标注了,但并没有对疆域比那些小岛大得多的钓鱼诸岛的任何标注。”阎焰认为,日本是一个对土地非常看重的国家,如果钓鱼岛是日本的,那么,在如此精细的比例地图上,不标注钓鱼列屿是完全不正常的,所以,地图可以证明,在1904年这个时间段,日本人就没有想到这个岛屿是琉球、日本的,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岛屿。
这张印制了100多年的地图已泛黄、破损,现保存在位于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的望野博物馆之内,阎焰透露,近期将对这张地图进行修复并展出。
证据二:台湾知府祭孔的青铜鼎青铜豆青铜钟——
这些分布在大陆和台湾的青铜礼器说明台湾和大陆的所属关系,而钓鱼列岛又归属于台湾岛,所以钓鱼岛自然属于中国
在十几年前,阎焰还收藏了一个青铜鼎。在这个青铜鼎的底部,有着“乾隆四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贡生蒋鸿皋监制”的铭文。后来,阎焰又发现,在台湾台南市和福建泉州,还分别有一个青铜钟和青铜豆,上面也刻着同样的铭文。
阎焰介绍,台湾知府蔣元枢是江苏常熟人,在乾隆四十年即1775年到任台湾府知府。在台期间,他兴利除弊,多有创举,有力地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这些青铜礼器是他当年为祭孔而铸造的,而自己收藏的这个青铜鼎就是在江苏常熟一带发现的,应该是蔣元枢卸任台湾知府后带回大陆的。
如今,蔣元枢在台湾铸造的青铜礼器,一个在深圳,一个在福建,一个在台湾。阎焰说,这些涉台文物正说明了台湾与大陆的所属关系,“长久以来,有种种古代文献表明,钓鱼岛都是属于中国台湾岛的一部分,这是世界所有的研究学者不会否认的,而台湾是中国领土,基于此,钓鱼岛与中国同样是血脉相连、切不断的。”
证据三:琉球文物与“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地图上明确用福建省同色标注了钓鱼列岛,为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提供佐证
阎焰展示了一系列琉球的图片介绍,琉球是明、清两朝的藩属国,明、清两朝均派遣使臣对琉球诸王进行册封,而钓鱼岛正位于前往琉球必经的航路上。“中国明清两代册封史都把钓鱼岛作为航线的标志。钓鱼列屿是与台湾绑定在一起的。”
多次到访琉球的阎焰举例,琉球首里城的名字来源于“守礼之邦”,这正是万历皇帝御书中的一句话。此外,在首里城中还能见到许多与中国有紧密联系的文物,例如有题字的石碑、玉玺,在王室宫殿中原有的三块牌匾也分别是康熙、乾隆、雍正的御笔,能够充分说明琉球与中国的联系,“今天我们到冲绳去,如果遇到一些很传统、年龄稍大的冲绳人,他会开玩笑说自己是中国人。这里的饮食习惯、建筑、习俗、自然风貌等等都更接近于中国的福建地区。”
阎焰继续举证,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当算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这张图可以说明,日本在1785年当时就已经明确知道经过台湾北线的海路一定要经过一组岛屿,图中明确用福建省同色标注了钓鱼列岛,为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提供了佐证。
证据四:大量记载钓鱼岛的文献——
这些文献证明钓鱼岛自古被纳入中国疆域版图
“1556年-1808年间这样漫长的历史时间中,中国有大量文献提到了钓鱼岛,这已经成为了历史研究的基本常识。如果还要讨论谁先发现钓鱼岛,就没有一点历史常识!”阎焰表示。
阎焰列举,这些文献包括目前所见中国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成书于1403年的《顺风相送·福建往琉球》;嘉靖十三年(1534)、完整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诸大使航海经历的《使琉球录》;沈复详细记述大清使团前往琉球册封途中途经钓鱼岛见闻的《浮生六记》等等。
“日本人说钓鱼列屿是无主之地,完全是无稽之谈。中国明清两代册封使就把钓鱼岛作为出使琉球海上必经之路的标志,早于日本人发现钓鱼岛500多年。所谓依据‘先占’原则取得钓鱼岛‘主权’的说法纯属历史谎言,所以日本所谓的‘尖阁群岛’不过是从未出现过的不知羞耻的画饼。”阎焰说。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