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文物情:保护与拆除的冲突和无奈
才女林徽因不光在文学上有很大成就,其实,她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在建筑领域也留下了自己的印痕,对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抗战期间,她拖着患病的身体和丈夫梁思成根据地方县志在乡间僻壤,寻访早已被人遗忘、落满尘埃的荒庙古寺,并在古寺里爬上爬下去丈量、测绘,探索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方式,保护与整理散落的文物。
北平解放前夕,解放军包围了北平,一场攻坚战似乎在所难免。忧心忡忡的夫妻俩每天站在门口眺望,谛听着远处隐隐的炮声,常自言自语道:“这下完了,全都要完了!”她担心的不光是城里几十万百姓的安危,而且还有北平——这座珍贵的古城,中国历史上哪里会有军队,打仗时还惦记着保护文物古迹?
然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还真有这样的军队,这年年底,几位头戴大皮帽子的解放军干部来到林徽因家,请教夫妻俩一旦攻城,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要他们把城里最重要的古迹标在地图上。夫妻俩被感动了。“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信赖与拥护!”这成了他们后半生始终深信不疑的结论。“士为知己者死”,为此,林徽因用最大的热情参与到国徽的设计与景泰蓝工艺的抢救中去。尽管这时的林徽因病情已经加重,可却无法阻止她体内迸发出来的工作热情。
然而,也有令林徽因感到绝望的事。新北京的城市规化并没有采纳她与梁思成的意见,他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妨碍”现代建设的古老建筑,一座座被铲除。五百年的古城墙也被判了极刑。林徽因几乎急疯了,她到处大声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声泪俱下的程度。恳求高抬贵手,刀下留城,从长计议。
然而得到的答复是:城墙是封建帝王镇压人民起义的象征,是“套在社会主义首都脖子”上的一条“锁链”,一定要推倒!用尽了办法,还是无济于事,林徽因曾绝望地问道:“为什么经历了几百年沧桑,解放前夕还能从炮口下抢救出来的稀世古城,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中要被毁弃?为什么要在博物馆的玻璃橱里那么精心地保存起几块出土的残砖碎瓦,同时却又要亲手把保存完好的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林徽因的无奈与痛苦,足以令人感动,可能她觉得自己作为建筑家而未能尽到保护文物的历史责任。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