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遗址频遭大雨冲刷
逐渐消失的德州古城墙遗址。 郭光普 摄
“这里就是原来的城墙,现在就剩这一点了。”27日上午,市民赵女士指着德城区小锅市社区一堆近8米高的土堆告诉记者,今年雨水特别大,这个城墙遗址上的土被冲下来不少,坍塌的土块有几次差点将过路的行人砸伤。“希望有关部门能保护一下,别让这座遗址消失了。”
27日,记者来到德城区小锅市社区,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看到一座高约8米,直径近10米的土堆,附近居民称这就是古城墙遗址,记者看到“土堆”靠着铁道,附近零星地住着近二十户居民。
“今年雨水多,冲下来好多土,有几次差点砸到过路的行人。”居民赵女士称自己在这附近居住了近20年,听说这座城墙已经600多年了,过去有人在这里取过土,也有人在这里找过古币、陶片等东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还冲下来不少土,有些土甚至坍进了自己的院子里。“这是历史痕迹,应该被保护。”有市民认为古城墙可以成为一种标志,代表着德州的文化,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管理保护。
□相关链接
明清时代古城墙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德州砖城内实夯土,外砌青砖,城门有5个:东门在老国税局一带;大西门叫定边门,在迎宾大街与建设街交接的丁字路口处;南门叫朝阳门,在东方红路与解放大道交叉的十字路口处;北门叫拱极门,在胜利街与青年路交叉路口略向北一带;小西门(即现在仍残留土堆的地方)叫广川门,在迎宾大街以西,天衢路以北,小锅市以南的位置。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始,山东巡抚黄克赞命济南府同知孙森重修德州城。用时三年,耗钱三万,城高三丈。在西城之上建有一座高阁,名“振河阁”,大书法家董其昌题字,岌岌有飞动之势。另有意味的是,此时将“定边门”改名为“聚秀门”,是对德州人文蔚起的概括和寄托。
责任编辑:ZF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