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星巴克傍灵隐有何不可

职能部门要坚守“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理念,还应引入民意评价机制,在一些事关文物保护的问题上,听取公众意见。

仿佛三年前的故事重演,星巴克入驻杭州灵隐景区,近日又引来吐槽声一片。网友戏称:“施主,您是要大悲还是超大悲?”

调侃倒也罢了。但对事情本身,还是有一说一。有必要搞清楚,星巴克到底是开在灵隐景区哪里?如果开在灵隐寺里面,那还值得一说。倘若人家只是开在灵隐景区的商业区,那有什么好讲?据了解,这家星巴克店址在灵隐休闲旅游购物中心,距离寺院还是比较远。在星巴克周边,还有本地知名连锁店知味观,以及肯德基(微博)、超市等消费场所。看这情形,连我都不禁要怀疑,这是否星巴克的自我炒作。

其实,在杭州这类情形非但不少见,反倒呈遍地开花之势。西湖边的会所,许多人都知道。三台山景区的农家乐、西湖龙井村的饭馆,大量游客光顾过。还有一些近年重建的寺庙,有的也成了休闲茶室、聚餐场所。掩映在西湖周边的湖光山色中,就有不少星巴克、两岸咖啡,有的店面看似古香古色,实际上大多是仿古建筑。如果认为这些消费场所有碍观瞻,或者破坏风景名胜,通通加以铲除,到时候反倒有人要喊“民曰不便”了。

在现代旅游业格局中,人文景点与消费场所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景点为旅游业聚集人气,各种消费场所为当地带来收入。在这背景下,根本不存在遗世独立的名胜古迹。如果因担心沾染铜臭味而反对星巴克入驻,那么最该反对的是寺庙收取门票。若是顺着这种思路,就必须反对在一切寺庙里卖纪念品、捐香火钱,等等。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承认,这些消费场所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

星巴克入驻灵隐景区,无非是卖咖啡或卖龙井茶的区别,本质上都是商业行为。只要当地允许这类商业行为,就没有理由反对。

当然,星巴克要是开在灵隐寺里面,占据了文物建筑空间,那就另当别论。这里的判断标准是,反对与否的重点并不在于景点里是否允许存在商业行为,而是这种行为是否与文物保护形成冲突。怎么解决二者矛盾?除职能部门要坚守“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理念,还应引入民意评价机制,在一些事关文物保护的问题上,听取公众意见。

至于那种“可以卖茶水却不允许卖咖啡”的论调,根本不值一驳。这只不过是某些人的梦呓罢了。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