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山坡上的大石头 可能是金代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头上人为雕琢的痕迹很明显

“早上晨练,在山坡上发现一块特殊的大石头。”江城市民常先生向本报反映,石头上面有凹槽,好像很有来头。

路边石头不像山上产的

常先生家住吉林市龙潭区,几乎每天都要到龙潭山公园晨练。9月7日早上,他在半山坡路边的沟里看到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四周很光滑,上面还有凹槽,好像是人工雕琢的。这种石头不像山上产的,可能有些来头。”常先生说。

当天,记者在常先生所说的地点看到了这块石头,表面光滑,呈不规则的扁圆柱形,直径约60厘米,凹槽直径约15厘米。

很有可能是金代军队用的

为了弄清这块石头的来历,记者咨询了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

“别看这石头不起眼,它可能是金国军队用来舂米的石臼。”皮福生介绍,龙潭山在金代是重要军事地点,百姓一般不会把这么笨重的石臼搬到山上来舂米,这个石臼很有可能是金代军队用的。这块石臼的质地是花岗岩,做工精细,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早在2004年,我就对龙潭山进行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在山上共发现了7块石臼。”皮福生说,这些石臼都为花岗岩石质,都经过人工雕琢,底部呈尖圆状或长圆形。  

龙潭山山城首次发现石臼是在1972年,该石臼位于西门上山盘山道左侧,直径65厘米,高34厘米,臼窝深14厘米,窝直径18.5厘米。此外,山城西门山脊处、“游桥园”东西两侧、龙潭古井等地都发现过石臼,总共7块。“还有很多没发现的,和砌在其他建筑用做基石的,数量目前无法考证。”

皮福生表示,龙潭山上还发现过许多陶片,足以证明龙潭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军事作用。

具体年代还需进一步考证

吉林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的张处长表示,近些年在龙潭山附近陆续出土及发现了许多石臼,这些历史文物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是石臼是否属于金代,还需进一步考证。“目前对于龙潭山的考古研究一直在进行,这些已经发现的文物,经过专家的鉴别和筛选后,会恢复原貌或者送往博物馆收藏。”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