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建古城且需谨慎

前些时,在家里找出来上世纪50年代景德镇出产的碗,碗壁有许多米粒大近乎透明的点,小时候我对这些透明的小点很少好奇,觉得工人的技术真是高啊。景德镇的瓷现在身价也绝非往日了,这些碗是否也值几个钱了?我并不关心,它们对于我来说还是吃饭的用具,同时也有着一段儿童时产生的情感,这个对我更重要。

近日,河南开封千亿 “再造汴京”的新闻引起广泛争议,且不说一个财政50亿的城市如何举债千亿搞如此规模的工程,是否好大喜功成为面子工程?如此大规模地重建古城本身是否就是个不靠谱的想法?古城是个历史概念,新建的古城,到底是新的还是古的?

先放下开封的事,说一件旧事。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元时大弘寺之私园,聘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历时16年建成,拙政园之名则借用西晋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的,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以浇园种菜作为拙者之政事,暗喻自己归隐之心境。今天的拙政园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经典的园林建筑,好园林不是一天建成的。所谓文化遗存,正是一代一代人耐心磨砺和体会出来的。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对历史就要多一些敬重,我们要明白所谓古城、老街都是一代一代人苦心经营、慢慢雕琢而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道理中外一律。我们近些年来,对于拆的问题太大刀阔斧、下手太快;对新建复古或仿古建筑又太过热心、太过热衷。仿古建筑只是一个形,内在的魂呢?是什么,怎么形成就没人关心了。一座古城、一条老街的文化意味是它的建筑在长时间的历史中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形成的互动,这座古城才是有魂的,才是有生气的。

开封此次要“再造汴京”,一来要改造棚户区,这个无可非议,二来要建出有宋意味的古城,用以形成旅游的龙头。这种思路就是异想天开注定要失败的想法,即使古城建成了,而且完全惟妙惟肖,但宋的意味是一种生活,仅凭建成的仿古建筑能提供什么?一味地简单复制古代建筑就以为是营造了古城,古城真正的魂是在其中的文化,没有人文的养成,古城又何来魅力呢?这种新建的古城要想吸引人去旅游几乎是不可能,出发点在用新建仿古建筑吸引游客这已被许多地方证实是行不通的,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最好是不要干。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