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城古迹揖庐亭如今风光不再

历经岁月风雨侵蚀 百年老亭破败不堪

浔城古迹揖庐亭如今风光不再

市民:盼望修复古亭,重温历史相关部门:资金到位后立即维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今破败不堪的揖庐亭(资料图片)

近日,本报接到不少市民反映,称位于市区延支山的古迹揖庐亭饱经风雨剥蚀,因年久失修,现已破败不堪。市民表示,揖庐亭同浪井、烟水亭齐名,是九江的名胜古迹之一,记载着九江的历史,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却遭遇冷落,令人无比痛心。事实是否真的如市民所说呢?8月25日,笔者来到揖庐亭进行了实地采访。

古亭现已破败不堪

当天下午,笔者来到延支山社区同文里8号,看到了这座饱经沧桑的古亭。附近的老人们介绍,揖庐亭建在延支山顶,这里曾是九江市的制高点。据史料记载,该亭建于清光绪年(约1875~1909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两江总督瑞方所建。揖庐亭坐北朝南,背靠长江,面向匡庐,亭内远眺,庐山如拱如揖,因而得名揖庐亭。揖庐亭主体为木制结构,六柱落脚,亭顶尖耸入天,六角泻檐回翘,亭前匾额上的“揖庐亭”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柱子上的楹联写有“五峰相揖让山中云雾诗吾开,绝顶共跻举江上琵琶向谁语”。

如今的揖庐亭,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光,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破败不堪。古亭周围杂草丛生,虽然亭角有石碑标明这座古亭是市级保护文物,但水泥石阶整块整块地撬开,亭内的石凳、石桌也早已污渍不堪,翘角光秃秃的。亭顶的青瓦大面积脱落,数根木椽子断裂倒挂在亭檐,亭柱斑驳,油漆龟裂,一派破落的景象。门前石阶下的一对石狮因风化严重几难辨认,瑟瑟地蹲在草丛中,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揖庐亭的百年沧桑。

市民盼修复古亭

市民刘先生告诉笔者,他从小在延支山长大,儿时经常与小伙伴来揖庐亭玩。“原来在这附近没有这么多的楼房,捡一块石子可以扔到山后的长江,坐在亭子里能看到巍巍庐山。”现在揖庐亭被建筑物整个包围了。

说到重新修复的话题,市民罗大爷提议:“作为九江名胜古迹的揖庐亭,可以在这里建个公园,既让市民多个休闲场所,又保护了揖庐亭,同时还为市区增加一个旅游景点。另外建议把地名改回来,因为这地方最早叫胭脂山,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相关部门表示修缮在即

当天,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早前也接到过市民的投诉,对揖庐亭如今的损坏情况有所了解,并且已向相关单位下达了修葺通知。各部门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并向上一级文物部门申请基层文物保护经费,待资金到位即可对揖庐亭进行全面维修,恢复历史风貌,请市民放心。在不久的将来一座新的揖庐亭会展现在市民面前,重现历史风采。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