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博物馆万余件文物急需修复 被虫咬破坏(图)
在烟台市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李华杰的带领下,YMG记者昨天在福建会馆西院的办公楼里,见到了三台刚刚从外地引进的文物修复设备。
“这台最大的机器是通风机,另外两台是文物修复台,都是目前最先进的文物修复设备。随着这些设备的陆续到位,我们自己的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运行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时期。届时,我们不仅可以修复自己的馆藏文物,也可以帮助兄弟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的一些急需修复的文物进行修复。”李华杰告诉记者,目前,急需要修复的文物有一万余件。
市博物馆有了“行医证”
有了“行医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筹备工作成为了市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据了解,目前烟台市博物馆收藏有陶瓷器、青铜器、铁器、玉石器、牙角骨器、书画、碑帖、近现代文物及考古标本近10万件,其中珍贵文物6千余件;同时拥有古籍4798种、计48214册的藏书。藏品门类齐全,在全省也是佼佼者,其中多为烟台地区出土和传世的精品。但是,这些文物的状况相当严峻。“目前急需要修复的文物就有一万余件,如果将他们送出去修,不仅要看人家的脸色,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李华杰告诉记者。
为了配合博物馆新馆开馆的展览工作,市博物馆2010年曾花费335万元将142件馆藏“国宝”送到北京、南京、安徽和上海四地五家博物馆进行整修。而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其中不少文物依然处于“排队”待修状态。
而为支持烟台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建立,市政府曾于2010年年底投入10.31万美元,完成基础修复室的建设。今年年初,美国铁姆肯坎顿基金会又与烟台市博物馆签订赠款协议,同意为市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修复室项目提供金额30.8万美元的赠款。
“等我们自己的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运行了,我们就可以修了。”李华杰告诉记者:“除了新近引进了三台大设备,我们还有引进其他相关设备的计划。”他介绍,目前受限于场地、设备、资金、人员的限制,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全面开展还存在一些局限,金属文物、陶瓷文物、纸质文物以及杂项类文物修复四个专业修复室正在筹备中。
万余件文物急需修复
去年10月,市博物馆新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馆内现代化的展陈手段以及大量珍贵文物与市民的亲密接触,赢得一致好评。不为人所知的是,在最终的展陈方案出炉之前,市博物馆花大力气整理库存文物。由于空气的腐蚀以及虫咬、病毒等破坏,工作人员发现大量文物需要抢救性修复。
“修复文物和治病救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行医证,胡乱给文物治病就是胡来,所以我们只能请外面的专家来给咱们的文物看病。”李华杰说。虽然是请外面的专家来修,但是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充分利用难得的机会,一边全程给外面的师傅当帮手,一边认真总结笔记,暗自学艺,掌握文物修复的相关技术。此外,市博物馆还先后三次派人外出学习最新的文物保护理论,回来后再组织其他人学习最新的理论。
国家文物局于去年授予了烟台市博物馆“二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业务范围涵盖玉、瓷器、书法绘画等15个文物类别,这标志着烟台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以前我们没有‘行医证’,只能外出找医生或者请大夫进门,现在一些小病我们有资格自己修复了,而且外面也会邀请我们出去就医,也可以提升我们烟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李华杰说,“文物的属性特殊,比如字画,再好的东西每隔十几年都需要重新揭裱、清洗、消毒、修复、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