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保护大事记

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继1983年成功修复二号铜车马之后,1987年完成了对一号铜车马修复,这是迄今已修复的出土青铜器中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破损最严重的铜器。

古陶瓷元素成分无损分析。上海博物馆从2001年开始大量实测,获26000个数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漆木器脱水加固定型技术。湖北博物馆及河南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均取得很大成功,前者脱水后收缩率接近零,后者以蔗糖填固定战国长台关出土700余件漆木器,既保存了原貌,又省了费用。

2000年起,比利时扬森制药有限公司与秦兵马俑博物馆合作,比方投入70余万元,对防治秦俑文物微生物的危害进行研究与实验,同时又展开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古代纺织品的病害及其防治》与《古丝绸的病害调查及防治》课题的研究。

长效防霉防蛀装裱粘合剂由浙江省博物馆研制成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及复制成功。通过对这套巨型编钟的工艺考察和理化检测,探明了双音钟的声响特性、发音机制和制作决窍,成功地完成了复制。

文物与出土丝织品的保护。2001年始,中法合作就法门寺丝绸揭展保护展开研究。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出资35万马克,在西安建设“古代丝织和保护实验室”,并对法门寺与出土的唐代丝织品的保护进行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发明糟朽丝绸揭展剂。在陕西省白水县宋代地宫出土丝织品的揭展、保护工作中,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和陕西科技大学合作,成功地研制出整理糟朽丝绸的“JZ1”揭展剂。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