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拆成“骨架”,玩的什么把戏

近日,据网友反映,浙江绍兴千年古寺开元寺的大殿,如今拆得只剩下一个“骨架”,引得众网友扼腕叹息。经记者了解,这里将崛起一座崭新的商业城(600306,股吧)。然而,有关部门对此回应称,按照方案大殿不会拆,只是按商业用途整修。(8月17日《钱江晚报》)

一座千年古寺,历经了多少岁月的风云变化,才蕴育出一方的文化风情。不料今天却被以“保护”的名义拆得体无完肤,这还谈何文物保护?不禁想起古诗“夜忆开元寺,凄凉里巷间”,今终成了现实写照。若古人非先知,能料到今日之事,那么,将古寺拆成“骨架”的开发商,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据了解,开元寺在一段时间内化身为医院,而大殿变成了输液大厅。后来医院搬新址,其所处的那块地就以9亿元的高价被拍卖用作商业开发,原来的古寺就被陆续拆除,最后剩下这个大殿还在苦苦支撑。由此可见,这块土地既然被拍卖后商用开发,那么,不合商业用途的建筑被拆除已成必然,更何况这唯一留存至今的古建筑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的范畴。然而,这里便产生了一个疑问:拆掉古刹到底合不合规?

规划部门称,按规定不能拆;开放商又讲是按商业用途整修。如此一来,民众就看不懂了:既然不能拆,那么为何被拆成了“骨架”;如果可以按商业用途整修,又为何不能拆?其实,出现这种疑惑很正常,因为知道实情的双方既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又不能给自己落下为利益拆古刹的恶名,所以,无论规划部门还是开发商,都在竭力为自己找一套正当的说辞罢了。

而这套说辞的由头,便是“保护性拆除”。倘若摇着这面幌旗,既能行商业开发之实,又能得文物保护之名,岂不“两全其美”?这样民众保护文物的热情就被“玩弄于鼓掌之间”,这让开放商及利益集团在文物保护的漏洞中,显得游刃有余。

回归到保护文物古迹上来,仅凭民众的一腔热情阻挡不了利欲熏心的开放商。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树立保护文物的科学心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否则,可能会出现帕特农神庙被复原,断臂维纳斯长出手,给狮身人面像添上鼻子这种笑话。因此,保护文物还应尊重历史,不能靠拆掉古迹后仿古再建,这样玩弄历史的心态要不得。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