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级文保建筑矿山水塔沦为私家厨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月13日上午,有市民反映,在宿城区幸福街道矿山居委会的矿山路上,有一座挂牌保护的水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如今成了私家小厨房,有人利用水塔的底层空间生火做饭堆放杂物。他想知道,是谁允许他们这么做的?管理部门为何没履行责任?何时取缔?

水塔内外脏兮兮

接到报料后,记者随即来到现场查看,在这座高大的水塔下,记者看到一块石碑上刻有“矿山水塔”,背面刻着“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字样。据了解,2009年,矿山水塔被定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6日,宿城区人民政府立碑挂牌保护,在水塔前设立“宿迁市文物保护单位矿山水塔”的石碑。令人不快的是,石碑正面满是非法办证的电话号码和白色的油漆。据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当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多次前来擦洗,可还是有人趁着天黑将非法小广告印在石碑上。

记者在现场查看后发现,这座水塔底层南侧木门被打开,门前堆放着水泥等杂物,环境卫生不尽如人意。就在记者查看的时候,一女子从水塔底层的小门里拎着开水瓶走了出来,然后顺手将木门关上。该女子离去后,记者走近推开木门一看,水塔底层俨然是一个厨房,里面既有煤气灶和锅碗瓢盆,也有砧板、油瓶、菜刀等物品,另外还放有不少杂物,灶台、地面油迹斑斑,墙壁黢黑,卫生状况堪忧。

长期失管遭破坏

记者随后采访附近一位居民得知,这个“厨房”是附近矿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用的,那里的人每天都会在这里做饭炒菜烧开水。据介绍,这座水塔建于1958年,长、宽均5米,通高约16米,墙厚0.53米,顶部四周有混凝土结构的围栏。“水塔内上下楼梯是木制的,早已烂掉了,现在没办法登上去。”这位居民告诉记者,矿山居委会辖区所在位置较高,当时建水塔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在矿山发现了石英砂矿,需要用水来淘沙;二是当时周围建厂颇多,急需一个提供水的水塔。“其实这座水塔建成后没怎么使用就废弃了,也很少对外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卖早点的摊贩都喜欢将小摊子摆在水塔旁,经营豆汁、豆腐脑、油炸包子。”采访中,当地居民说这座水塔建成数十年来就是闲置的,后来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也基本处于失管状态。“我们在下面做饭,其实也是对水塔的保护。”记者随后来到不远处的矿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生赵先生并不否认是他们在水塔下建厨房的事实。他说,前些年,水塔受到破坏,西门边青砖墙都被扒倒了,是他捡来砖头将破损的门砌好的。南侧的门也早就没有了,现在用的门也是他花钱装上的。“居委会的人也来问过为什么在里面做饭,我告诉他们是为了防止别人损坏,才在里面做饭的。”赵先生说,从那以后,他们在里面生火做饭并没有人阻止过。

文保部门介入调查

利用水塔一楼空间建厨房,当地居委会是不是默许了呢?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幸福街道矿山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唐先生。听完记者的情况介绍后,唐先生表示并不知道此事,同时还说居委会根本不会同意在水塔下开厨房。“近期我们将找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人员谈话,要求他们将炊具以及杂物全部搬走。”唐先生说。

那么,文保建筑被私人占用责任在谁?日常管理的责任又在谁?记者采访了宿城区博物馆馆长李先生。李先生告诉记者,将安排人员实地查看,如果对文物安全有威胁的话,他们将联合公安、城管将其清除掉,有必要时请市级文保部门联合相关执法部门进行取缔。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