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修复“兆年家塾”“区级文物”能否躲过拆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彭先生很担心,只是“区级文物”的兆年家塾能否躲过拆迁。信息时报实习生 康健记者 周平浪 摄

位于金沙街沙贝村荣基里的晚清园林家塾——“兆年家塾”,已经被评上白云区文物保护单位,但其主人彭治华近日却忧心忡忡,害怕兆年家塾躲不过开发商的推土机,希望能够申请市级文保单位。而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汤国华表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理论上可以原地保护,“兆年家塾”完全符合市级文保单位申请条件,但极少私人申请。因为审批之后,对拥有者的维修和利用,有更大的限制。

300万维修家塾还古貌

昨日,记者来到“兆年家塾”。“这个家塾是中西古建筑艺术融合的杰作,大门、中堂、门窗、石柱都是中西式结构,主人生前可能请了欧洲的设计师和中国的设计师共同设计建设,用料也很上乘,可见主人身份非同一般。”汤国华表示。

根据兆年家塾中碑刻的记载,该家塾建于清光绪廿六年六月,是李瑞石(曾做过平远县知县)为纪念先人李兆年而建。由花厅、庭院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为548平方米。“我是2006年买下这栋房子的,当时已荒废不堪了,只花了70多万。但这五六年来,以旧修旧,又花费了300多万。同规格的岭南风格室内屏风,我就找了100多块。雇了两个木工,每个月3.5万,重修了两年,才还原成这个样子。”新主人彭治华说。

2011年5月,兆年家塾被评为白云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最近我听说,房地产的开发规划到了金沙洲,而兆年家塾的附近也有了小规模的拆迁,因此,非常担心这里也会被拆掉。不知道区文保单位能不能够挡得住开发商的推土机?”彭治华忧心忡忡地说。

“区级文物”可受保护

“理论上来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可以申请在开发规划中受到保护的。但大家也知道,北京的梁林故居是北京市的文保单位,最后都被拆掉了。这样的现状不得不让人担忧呀!”汤国华说道。“对啊,我就是看了梁林故居的拆迁被吓到了。我想问一下专家,兆年家塾能不能申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人彭治华则接着说道。

对此,汤国华表示,“兆年家塾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已经超过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条件。”但汤国华还表示,“其实很少会有私人来主动申请文物保护单位,因为申请了之后,无论是维修还是使用上,都会有不少限制,且政府部门一般不会拨款维护。像兆年家塾这种自动上门申请的,确实少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