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掘文物尝甜头 团伙先后作案20余起

宗祠又称祠堂,本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中国人的观念里,祠堂是神圣的,然而,一些盗贼却觊觎上了祠堂里的珍贵文物。

2011年10月,在横林打工的郑某和谭某闲逛时来到诸氏宗祠门口,看见门口的2块“盘舵石”,动起了占为己有的念头。

被郑某和谭某惦记上的这两块“盘舵石”,年代均为光绪年间,是诸氏宗祠的镇门石。石头呈石鼓状,上面是直径60公分左右的圆盘,下面是一个20多公分的底座。纹饰上刻有狮子滚球的图案。

10月25日晚上11点多,郑某和谭某开了辆三轮摩托车来到祠堂门口“侦察”地形,发现空旷人少,觉得是时候下手了。随即,谭某打电话通知了朋友赵某和赵某的哥哥“大赵”。

凌晨4点多,4人开了2辆三轮摩托车,又来到了祠堂附近。他们想方设法撬动“盘舵石”,并搬上了车。石头到手后,郑某和谭某主动联系了丹阳的收赃人童老板,2块石头按16000元的价格给卖掉了。赵某和“大赵”分得1000元,余下的郑某和谭某平分。

结伙盗掘文物让4人尝到了甜头。当年11月,他们又窜至春秋淹城花圃内,窃走石质井栏圈一块。后该团伙又窜至无锡、宜兴、江阴、镇江等地,前后作案20余起。

据调查,失窃的盘陀石,曾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扔进横林镇顺庄村周家塘的河塘里,直到2007年修坝才从河里打捞出来,到2008年5月新的诸家祠堂落成后,就把这两块盘陀石作镇门石再次放在新诸家祠堂门口。

日前,赵某、“大赵”、郑某均因涉嫌盗窃罪被武进检察院依法批捕,谭某仍然在逃。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