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文物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名词解释

与其他人类文化遗产相比,纸质文物显得格外脆弱和易损。因此纸质文物保护在文物界,也受到特别的关注。

纸质文物包括古代文献档案、古代书籍和古代字画等。纸质文物的保护与酸度、微生物、温度、湿度、气体都有关系。其保护包括纸张脱酸、防霉菌和防虫、环境控制、清洗、加固和修复等,是结合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经验、技巧的精密技术。

以脱酸为例,纸张的酸性有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变质所致,有的是在制造过程中遗留的。现代的机制纸,都是经过强力的化学作用加以清洗和漂白的。因此,在纸中还残留有硫酸、明矾和氯漂白剂等。这些都容易引起纸张腐蚀、朽坏。酸性纸的耐折力低,当纸张的pH值低到4~4.5之间时,就变得相当脆弱。如果发现纸的pH值低于5.6,就应当采取脱酸措施。又如环境控制,由于纸张易于吸水,过量的水分会使纸张性能减弱,纸质文物的库存和陈列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5℃,湿度保持在60%,同时要严格控制好光源的照明强度。照明水准不宜超过50勒克司,珍品最好在暗处保存,以复制品陈列为妥。

对于一些损伤已经比较厉害的纸张,需要清洗,方法包括在通风的情况下,用软毛笔或软毛刷轻刷,用水、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清洗,对于一些顽固污渍有时也会采用轻柔的漂白剂处理。脆弱的纸可以采用“夹衬法”加固等。

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纸质文物保护工程有中国、印度与欧洲多家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机构联合参与的“青舟计划”。除了常规的保护和修复,该计划还着力建立一个多语种、多文字的网络共享数据库,主要集中在手写和绘画典籍方面,以让纸质文物中保存的文化信息可以方便地被利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