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消失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 半数毁于建设

记者从26日贵阳召开的“2012年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获悉,中国近30年来消失4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文物保护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据文化部统计,目前中国博物馆总数达3415座,年增395座。免费开放博物馆年接待观众已达5.2亿人次,大中小学生及农民工、城镇低收入群体参观博物馆人数明显上升。免费博物馆观众人数与免费开放前相比增长50%以上,民办博物馆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国有博物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

国家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指出,目前,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文物保护工作中仍存在认识不足、文物安全形势严峻、经费人才不足等问题,其中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比较突出。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给类建设活动。与会的文化界学者表示,部分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擅自改造文物、破坏文物环境风貌来打造旅游景区等问题非常突出。

“文物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蔡武说,“但这种作用只有在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据介绍,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在50%以上,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是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客观问题。有学者告诉记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法人,不能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搞所谓‘大干快上,肥水快流’,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造成文物损毁消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对于解决两者矛盾,蔡武表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依法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蔡武说:“我们要注重推动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实现共赢;同时要在发展规划中,把文物保护通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等相结合,使民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