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发掘乡土记忆 深山古村吸引都市客人接踵而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磐安县乌石古村即景。吴利良 陈一波 摄

黑色玄武岩垒成的“乌石老屋”,古韵十足;笑容淳朴的山村老人,守护着天井里的手舀、石磨、石碾……

漫步管头村,不时听到上海话、杭州话,这个距磐安县城约1小时车程的山村,通过发掘乡土记忆,吸引一批批都市客人接踵而至。

管头村又称乌石村,是磐安县最早进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村庄之一。按照“辟新区、保老屋、原风貌、扬非遗”的原则,村里修缮古色古香的“乌石老屋”,作为农家乐的文化招牌,还统一增设污水处理池、卫生服务室、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

“村里的农家乐服务中心,统一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吃住标准、统一结账,并按游客数量收取管理费,去年仅管理费就给村集体带来60万元收益。”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说。去年,该村农家乐营业收入达10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万多元。曾经“一年要吃半年杂粮、村民穷得叮当响”的村庄,一跃成为省级小康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

初尝古村落保护甜头的磐安人,近年来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修复了玉山古茶场、榉溪孔子家庙等一批古建筑、古民居、古桥等,还拆除与古建筑不协调的各类建筑2.3万平方米,并严格规范新建房屋立面,使新建房屋风格与古建筑融为一体。

在双峰乡大皿村,记者看到,皿溪两岸的明清建筑群落正渐次修复。谈起古建筑保护,乡干部张红林如数家珍:“你们看,一路上有13座古桥,两岸古街曾经热闹非凡,人称‘小杭州’。”“我们走的水泥路下面,是古朴的六角石板路,计划恢复原貌,改造成步行街。”宋代进士牌坊、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三层小楼、宁波中学抗日西迁大皿校址……保护和发掘中的历史文化遗存,让张红林底气十足:“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江南凤凰古城。”

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脚步,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在盘峰乡榉溪村走访时,我们遇到了90后孔氏传人孔国军。作为村里专职的“文化导游”,小孔细心守护着全国三大孔氏家庙之一的榉溪孔氏家庙:“我们的客人不仅来自长三角,还包括海外的儒家文化爱好者。去年游客数量已经突破2万人次。”小孔说,下一步村里计划统一榉溪两岸的农居风格,让古村更富魅力。

今年一季度,磐安仅24个文化村落接待游客就达13.8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630万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900多万元。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