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祠卖鲍鱼 宁波月湖50多处文保点大多已姓商
“月湖真的很美很美,可是现在的遗憾也很多很多!”宁波市民杨先生辗转找到记者说:“在月湖,像杨宅这样命运的历史遗存,还有很多。”
快报昨天报道了“月湖精华月园变身鲍翅馆”,不少市民打来电话,诉说担忧、呼吁有关部门重视。
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月湖,曾有名人宅寓府第90余处、书院书楼20余处、寺庵祠庙60余处、坊表30余处,桥、堤、池、井100多处。留存至今的,已剩50多处文保点。(文保点分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省级文保单位、市级文保点、区级文保单位)
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快报记者昨天走遍月湖,对尚余的这些历史遗存的现状做了一番调查。
曾经盛名远播的镇明岭庙 变成楼盘销售部
镇明岭庙是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时,宁波有个郡守叫李夷庚,精通风水。他认为,宁波城内有江河有湖泊,美中不足的是缺了一座山,于是在衙署的通道上筑起一座土山,时称“镇明岭”。
清嘉庆时期,宁波人修建了镇明岭庙,庙不大,但盛名远播。
以前逛月湖时,记者曾多次经过这里,但从没进去过,门口招牌已换上××美容院的名字。
昨天下午,记者进去时发现,美容院已不见了,如今这里已换成一家房地产公司。
庙堂里,摆放着一个房产大沙盘,几位帅哥靓女端坐沙盘后面,静候顾客上门。一个工作人员说:“美容院前不久搬走了,我们一个月前刚搬进来。”
宁波独存的庭园建筑盛氏花厅 如今谢绝游览欢迎消费
盛氏花厅位于月湖的郁家巷历史街区1号和5号,1981年12月被公布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花厅的原主人为清同治、光绪年间的林廷鳌。后来为清代学政盛炳纬所有,盛炳纬在清光绪年间辞官还乡后,积极支持地方办学,为宁波培养了许多工商业人才。
后来,这里被人称为“盛氏花厅”。这种小巧精致的庭园特色建筑,宁波仅此一家。
如今,这里成为“盛氏花厅书房式会所”。
走入里面,装修华贵雅致,唯有大厅外几个石礅子,告诉人们这里曾是座老房子。
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不能游览和拍照,欢迎你来消费。”
月湖地区50多处文保点
大多已开发成商业设施
文保部门说 对此我们也很无奈!
昨天,海曙区一位文物保护志愿者告诉记者,目前,海曙区的文保精华主要集中在月湖区域。“这其中,全国文保单位是天一阁,省级文保单位有清真寺、水则碑、翁文灏故居,区级文保单位近10个,市级文保点有40多个。”
“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文保点都已经姓了‘商’。对此,文保部门也很无奈。”他说。
宁波市海曙区文保所的裘叶萍所长说,“很多文保点的权属不在文保部门,我们只有维修和监管职能。”
去年,海曙区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杨古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了解历史文化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应该是众人共享,月湖景区本身就是开放的,是老百姓平时休闲的场所。一些原本面向社会开放的建筑类文物保护点,眼下却成了用来赚钱的商业场所,实在不妥。”
发明麻将的陈鱼门故宅 现在成了卖药看病的地方
发明中国麻将的,是宁波人。
据记载,清同治年间,甬人陈鱼门将纸牌改为骨制,吸收骰子、宣和牌等中国古代博戏规则,重新整理制定打牌规则,从而形成了至今流行的新牌戏——麻将。
陈鱼门不但以打麻将为乐,并以此为交际手段,将麻将传给了外国人。
他家的老宅,就在月湖郁家巷历史街区的盛园巷2号。
主楼为五间二弄楼房,至今保存较完整,是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但是,你要找到这里,绝对要费一番心思:老宅的一楼,现在成了同仁堂参茸大卖场,二楼是妙春堂中医馆。
门口是一块很大的招牌“同仁堂”,旁边一个很小的铭牌——注明这里是“陈鱼门故居”。
画家吴冠中笔下的绝美江南袁宅
现在是一座茶馆
半个多世纪前,画家吴冠中创作了一幅水墨画《双燕》,画作曾让很多海外华人看后感慨不已,“这才是家,这是梦里水乡!”
画作也让宁波人感动,“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画里!”
这幅水墨画的实物蓝本,就是宁波月湖景区花屿的袁宅,画家吴冠中一次偶然路过这里,发现惊人江南之美,随泼墨入画,得以流传。
袁宅建于清道光年间,后在咸丰年间成为官居道台的袁仰周住宅,他是宋“淳熙四先生”之一的宁波名人袁燮的后裔。
袁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工艺精湛。在老城区各类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1999年9月,袁宅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但昨天记者在这里看到,已是另一番景象——
袁宅早已看不到一丝古香古色的老宅景象,通道两旁,满墙照片,现代而时尚。
如今这里是宁波的茶博院,常举行些茶具展览、茶艺表演、品茗等活动。正在这里喝茶的李女士说,来这里的人,多是来聊天打发时间和谈生意的,“今天我也是约了朋友来谈事。以前,我根本不知道这里就是袁宅,还以为是现代建筑呢。”
文保单位李氏宗祠
刚开业卖起鲍鱼
李氏宗祠位于海曙区带河巷19号,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原来不是祠堂,而是一户苏姓人家的大府邸,后来苏家人经商不利穷困潦倒,卖给了李杲堂的后裔,李家人把它改成了李氏宗祠。
李杲堂(1622-1680),是鄞县人,曾受学于黄宗羲,诗文自成一家,著有《杲堂文钞》《杲堂诗钞》等,今有《杲堂诗文集》存世。
昨天记者在这里看到,祠堂已成一家酒店,两边厢房改造成了包间。
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字画“阿一鲍鱼甲天下”,书法家程思远的字。
服务人员介绍:“我们这里是6月2日开始营业的。因为主打的鲍鱼很美味,才有了书法家这幅字。”
服务人员强调:“这里现在不能参观的,你来吃饭可以。”
宁波买办第一人杨坊故居
正在装修开茶馆
月湖杨坊故居,市级文保点。昨天这座老宅子大门紧锁,从门缝里看进去,青草萋萋一片荒凉。
一位保安说:“这里快要被租出去了,你现在不能参观的。”
旁边一位中年男子搭话:“我们正在里面清洁,听说好像是要开茶馆。”
杨坊,鄞县人,曾是宁波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他是旧上海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买办之一,也是宁波籍人士任买办的第一人。杨坊一辈子做了很多善事,大力从事福利事业,投巨资在上海设难民局,捐白银三万两修筑上海海塘。
杨坊的故居很精美,由台门、轿门、仪门、正房和左右厢房组成。马头墙,砖墙雕刻,尽显宁波能工巧匠的智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