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功在当代文物利在千秋

没有壮美的女儿墙,没有蜿蜒盘踞的宏伟气势,有的只是高七八米的夯土建筑,随处可见的秦汉瓦片,以及散落在夯土内外的城障和敌台。5月14日,当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长城保护情况”专题调研组到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战国秦长城遗址时,长城固有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彻底颠覆。

“固原的战国秦长城位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我到过甘肃和内蒙古境内许多遗址,存留的情况远没有固原这段好,要知道这段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能保存得这么完整,实在是不容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段清波手里拿着一块长城残瓦,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保护好秦长城遗址,固原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并规划公布了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布置刺丝围栏,聘请文物保护义务信息员,以防止人为破坏。

“老实说,固原经济发展较慢客观上也对长城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固原是经济发达区,如果我们的房地产产业变热,都可能会对长城遗址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作为一市之长,我还是觉得我们有保护文物的责任,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在我们手里。因此多年来,固原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从来没有放松过。”固原市市长白尚成说。在很多地方政府大兴土木,搞文化形象工程,制造“假文物”的今天,固原市委、市政府的做法更显得难能可贵。

“长城属于线性文物,总长有2万余公里,单独依靠哪个部门的能力都很难完成保护的任务,因此,地方政府的作用很关键,只有政府重视了,才能调动各个部门和老百姓的积极性,共同完成保护工作。但现实是,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意识到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国家文物局长城项目负责人于冰说。

“对文物的价值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对文物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金钱和效益的阶段,这样才会出现有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旅游收入去建‘假文物’,而对真文物置之不理的情况。我觉得地方政府要首先改变对文物价值的认识理念,然后去引导大众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和迎合市场。文物保护功在当代,但利在千秋,政府不能做让子孙后代指责的事情啊!”张廷皓委员的感慨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