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式文物保护方法就是拆除后重建

北京刚宣布要重建一些久违的帝都城门。这就是中国对待文物的方法,保护意味着拆除,然后造一个复制品。

官方许诺要把那些明清时代宏伟的城门恢复如初。那些城门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如今旧址通上了环城路和地铁。这样的许诺毫无意义。尽管中国人几个世纪来都在复制,城市的地表景观还是频繁改变,不少北京人都在抱怨这样的“假古董”工程。

显著的例子就是紫禁城南面的前门地区。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的大规模改造中,该地区被拆除,后被重建成历史主题公园,充斥着国际大牌的霓虹灯广告牌。自此,将古迹清除,再建上仿品,均被冠以“前门化”。

“这是无知、愚蠢、贪婪的行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始人何戍中说,“无知因为他们不懂文化遗产的意义;愚蠢因为他们不理解古城在社会中的关键角色;贪婪因为腐败渗透重建过程的每一步。”

如今,北京不少地方早已变成《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一书作者华新民所说的“电影布景”。她现在正与开发商和地方官员进行一场并不对等的战争,后两者通过老城拆迁中饱私囊:他们公然藐视法律,强行驱逐居民,只给少量赔偿。“与其重建那些已经不存在的建筑,不如把钱用在保护现有建筑上。”她意指北京3000条胡同中已有2/3消失了。

驱逐、拆除,这样的循环在中国每一座城市上演着。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