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尼尔·布什纳吉:文化遗产合理展示会促进城市建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设立30周年,《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今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在此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穆尼尔·布什纳吉在河南考察,参加河南省文物局4月16日在洛阳举办“2012年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启动仪式”,并做了相关讲座。考察期间,布什纳吉被省文物局聘为我省的文化遗产保护顾问。

在为期5天的考察活动中,穆尼尔·布什纳吉参观了郑州的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河南博物院、郑州商城遗址、大运河遗址郑州段;新乡的潞简王墓;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部分,观星台、嵩阳书院、太室阙、启母阙、少林寺常住院、少林寺塔林;洛阳的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馆、河南壁画馆、龙门石窟等文物古迹。

在“2012年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启动仪式”上,记者对穆尼尔·布什纳吉进行了采访,布什纳吉谈到对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三处世界遗产的整体印象,及对河南文物保护方面的评价。

遗产丰富,需增进国际交流

穆尼尔·布什纳吉说,这五天的旅程,对他来说很有趣很有价值,在河南看到了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河南在中国来讲是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省份,已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而在河南的几个主要城市郑州、安阳、洛阳,都有非常好的博物馆。

布什纳吉说,河南非常幸运有那么多城市作为历史上的首都存在,很高兴看到河南保存那么多考古遗存,几天参观感觉到不仅有丰富文化遗产,而且各级管理部门都投入巨大精力并予以重视。

布什纳吉对河南新的考古发现的印象非常深刻,大量的资料证明河南市一个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文物大省。他的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让更多年轻观众来河南感触领悟和学习文化遗产。以后他会做一些努力,让河南的专家与国外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交流。

遗址保护,可适当展示给公众

在谈到对古迹保护的建议与改进时,他说对全世界来讲,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一个时间问题;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照、雨、雪、风,都会对文化遗产形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全世界共性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刚刚发掘出来的遗址,尤其重要的是关于土遗址的保护。

布什纳吉在郑州洛阳都看到了非常重要的土遗址,怎样把这么重要的遗址通过适当的方式让民众知道这是什么、怎么回事。另外,关于水的问题,龙门石窟有自然雨水水冲淋的问题,还有内部渗水的问题,地面溅水到石窟表面,不仅仅是石窟,其他砖石结构社甚至木结构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需要专家研究找出解决之道。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考古点更是不计其数。他建议:第一,河南对文化遗产保护要有“特别之道”,要有一支特别的队伍。第二,就是要尽可能加强与国外同行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解决办法。

遗产保护,会促进城市建设

布什纳吉谈到,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其实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如果进行合理展示,会促进城市建设。

河南是一个文化交流交汇之处,不仅能看到南北文化的交流,还有东西交流,即东西方。尤其是在洛阳能看到有河流、有山,这些优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商贸的交流,包括战争,使洛阳成为了历代首都。布什纳吉说,虽然这些天行程匆匆,还是看到了河南考古学家做了这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他感到有那么多文化遗产和精美文物可以推向欧洲、阿拉伯、拉丁美洲,要让他们了解河南。

布什纳吉认为,河南可以作为中国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因为有这么多重要的遗产,河南已经有一个遗产被认定为天地之中,还有这么多重要的遗产点,会持续的进行研究保护。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