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物树”濒临枯死 谁施妙手助回春(图)

在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石门村,一株参天古树伫立村中,千百年来它经历了烈日风霜的洗礼,也见证了石门村的变迁,不知有多少弱冠孩提在它身下变成白发老翁,在村民眼中,它就是村庄的守护者。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这棵千年古树濒临枯死,村民们既痛心又焦急,不少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保护古树,农妇叶芳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只身来到兰州,为拯救古树而四处奔走。
忧虑
千年“文物树”濒临枯死
昨日中午,叶芳来到了西部商报社,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她的话语中始终充满了对古树濒死的惋惜以及拯救古树的决心。“我小时候就常在树下玩耍,听老人们讲古树的传说,它在每一个石门村村民心中扎下了根,变成了故乡的象征。”叶芳对记者讲道。
然而,1985年和1990年的两次雷击,让这棵饱经风霜的古树面临生死考验,现在古树的三分之二已经枯死。一时间,古树牵动了全村150多户村民的心。热心的村民更是自发筹款,拉土砌砖,保护古树。
为了拯救古树,叶芳只身来到兰州,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帮村里“救活古树”的部门,和他们一起挽救濒死古树。“对于一个在树下长大的人来说,我的心愿就是拯救古树。”叶芳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棵古榆树高约20米,树冠覆盖面积近500平方米,树围更是有6.6米之巨,需要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将其环抱。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树曾被当地文化部门定为“文物树”,并进行了挂牌。
行动
林业部门将做抢救性保护
昨日下午,记者陪同叶芳来到甘肃省林业厅,就古树抢救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省林业厅资源处马志强处长告诉记者,叶芳以及石门村村民们的爱林护林意识令人感动。
采访中,马处长表示,一般来说,古树枯死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古树由于树龄太大,生长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自然枯死,另一种可能就是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对于石门村的这棵千年古树,要搞清具体原因,还需专人查看。如果是人为破坏,就要立即予以制止,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如果是病虫害的原因,应立即联系森防部门,对树木加以救治保护。
随后,马处长又将该情况向天水市林业局进行了通报,天水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会尽快派人到现场进行考察,将古树情况落实后尽快联合当地政府进行抢救性保护。
往事
传说中
老子拴过他的青牛
杨天赐老人是土生土长的石门村人,他已经在古树下生活了六十多年。在他口中,古树便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在我小时候,老人们总对我们讲‘先有这棵树,后有咱们村’。据长辈们口口相传,老子西行时曾在这棵树上拴过他的青牛,所以这棵树又叫‘拴牛木’。”看着古树濒死的枯枝,老人满心悲怆:“近二十年,因为天灾人祸,这棵树大半边已经干枯,我们想要改变古树的生存现状,可不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力不从心,但是不能让这棵古树毁在了咱们这一代人手上啊。”
为了拯救千年古树,最近该村热心的几名村民捐资万余元,在古树周围修砌了护坡、协商拆除了原来修建于古树下的一间简易房子等,保护了古树裸露的根部,清除了影响古树生长的障碍物,使古树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即使如此,村民对这株古树的生长情况仍很担忧。
叶芳称,仅靠几个村民的力量,要彻底改变古树的生长状况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古树是否受到虫害的威胁?怎样才能让古树不再受雷击威胁等问题,仅靠村民的捐款解决显然很难实现。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