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清代"武功将军"墓被盗 掘人祖坟只为偷金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月8日,清代武进士佘之格的后人在查看被盗墓贼挖的洞口。记者张存立 摄

清明期间,柳州市民佘先生上山扫墓时,却发现祖坟被人扒开一个大口子。原来,佘家这位老祖宗曾在清代乾隆年间官登三品,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骁勇将军。据说佘将军沙场阵亡后,头颅被敌人割去,为让“忠烈”全尸下葬,朝廷特赐金头一枚。意外的是,“金头御葬”的故事却在230多年后,引来了盗墓掘宝的“摸金校尉”。

据了解,近期被盗的这座清代古墓,也是柳州市迄今惟一登记在册的武进士墓,墓主人佘之格生前官至参将,获封“武功将军”。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佘之格阵亡后,朝廷赐给“祭葬、恤赏”,他的灵位被批准入祀“昭忠祠”,《清国史》还专门为其列传。

4月9日,记者在古墓所在地看到,硕大的将军墓后方,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米的盗洞直通墓穴深处,洞口处堆着大量泥土,显然是从墓中挖出来的。据佘氏后人介绍,发现古墓被盗后,族人还钻到盗洞里仔细查看了一遍,但里面并未找到棺木、遗骨,似乎盗墓者并未真正挖通墓穴。根据现场遗留的墓穴泥土分析,古墓有可能是在去年冬季或今年清明前夕被盗的。由于眼下雨季将至,族人担心山洪涌入盗洞,导致古墓坍塌,他们将尽快回填盗洞,避免古墓进一步受损。

“估计就是‘金头传说’惹的祸。”获悉“武功将军”墓被盗,柳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成员、市博物馆文物专家陈坚对盗墓者的作案动机进行了分析。据介绍,文物工作者在开展“三普”调查时,曾听当地村民说起过古墓主人“金头御葬”的故事。佘氏族人也表示,文物点周边数里的范围内,几乎每一位村民们都听说过“武功将军镶金头”的典故,盗墓贼很可能因为听到这个传说,才决定铤而走险盗墓掘宝的。

小资料:

“摸金校尉”是中国民间对盗墓者的别称。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

 

责任编辑:yiming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