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场目击:光天化日下 开着挖掘机来挖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兰溪新330国道这里挖出了石虎、石人,好像是一个古墓里的,不过这些文物都乱七八糟地堆在路边,根本没人管,太让人心疼了。”4月9日,兰溪读者陈先生打进钱江晚报热线。

陈先生不是第一个关注到这些文物的,4月7日,网友lxlj也曾在兰江论坛上发帖曝光此事,“这样堆放在路边,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流向文物黑市怎么办?请文物部门关注。”

帖子还附了图片,不少网友都跟帖表示“可惜”。

大白天,有人用挖掘机来挖石虎

4月9日,记者来到了这些石构件的所在地——兰溪新330国道插口段青山垄。

兰溪市赤溪街道插口村,就位于国道不远的地方。路边,几个村民在挖修路的土方。

当问起新挖出的石人石马时,几个村民扬手一指马路对面:“就在那边,看,那个挖掘机刚挖走了一个。”

记者顺着他的指向望去,果然,一位平头、中年男子开着一辆黄色的挖掘机正缓缓前行,铲斗里斜躺着一个半人高的石虎。

当问及这个石虎要被拉往什么地方的时候,男子不说话,就是一个劲往前开。

“你停下!停下!把它放回去。”说话间,几个村民围了上来,拦住了挖掘机。

中年男子只得悻悻地调头把石虎放回原地。

“他不是我们村的,不知道是谁,肯定是想偷偷把这些拉走。”一个村民大声说。

青山垄上还堆着不少墓前石构件

“这个石虎是十几天前挖出来的,公路队挖出来的,一共两只,是一对,都说是文物。”60多岁的老董也是插口村人,按照周围村民的说法,他比较清楚这件事。

老董所说的这对石虎,就躺在330国道边,上面都是黄泥,只有一只是完整的,但是身上有深深浅浅的裂纹,另外一只已经从半身处断掉。

因为太显眼,从国道经过的车辆,总会有人停下来,三三两两围着这些石虎看。

石虎的身后就是青山垄,杂草丛生,枝林茂盛,往里走,类似“残废”掉的石虎还有两个,另外在树林里面,还立着两个半人高的石俑,不过,头已经没了。

“这对石虎,一个礼拜前,有人偷偷运到富阳去卖,听说卖30多万呢,我们村里知道后,连夜去追回来的。”老董说,至于这个青山垅里面的石人,在他小时候就有了,“那个时候,还有石马、石龟,都是一对一对的,起码有十几对吧,都是对称放的,左边有,右边也会有。”

老董只知道,这个青山垄里有一个古代高官的墓:“听说是宋朝的,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就不知道了。”

这里是一位元代大司徒的墓

这些石人、石虎究竟是哪位古人墓前所有?为什么现在被随意的丢在路边,也没人管理呢?

“青山垅这里是元代大司徒陈萍的墓址所在,我们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时候,曾经普查过这里。”兰溪市博物馆副馆长周菊青说,这些石构件都是陈萍墓前的,“陈萍的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已经被盗了,那个时候修水渠,就把这些石构件埋在了下面,这次修330国道,就又被挖了出来。”

周菊青拿出了当时文物普查时候的记载:陈萍墓遗址已分辨不清,青山垄水渠两侧散落有石俑、石虎、石方柱等残件,形制古朴,周围为柑桔林。

村里会暂时把这些文物保护起来

“我们今天上午刚去现场看了,这些石构件虽然破损了,但毕竟是元代留下的文物,还是要保护的,也有研究的价值。”周菊青说,博物馆本来打算把这些石构件拉回来,但是征询了插口村的意见,村里说要自己保护,具体的规划方案还在研讨,不过,会把这些石构件先拉回村里。

“这里的石虎石人,不止挖出的这些,地下埋的还有,村子打算把所有的挖出来后,统一保护、处理。”插口村一位姓董的支书说。

 

责任编辑:晓雪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