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梁思成故居现违建 准文物遇保护瓶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思成故居内垒起砖墙,几间不大的平房模样初现

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是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方案皆诞生于此。近日,在未取得施工许可的情况下,这座院落内几间“鸽笼”房初现模样。记者走访发现,新林院诸多大院内出租房林立,有的百余平米的院子居然挤下7、8间出租屋。文保部门称,新林院8号这种“有文物价值但不是文物”的“准文物”保护有法律瓶颈。

在清华大学内居住的尹先生发现,新林院8号丙,即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内大兴土木,几间面积不大的平房初现模样。尹先生认为此举涉嫌违建,会对梁思成故居造成破坏。

昨天记者站在院外高处看到,故居屋顶上砖瓦被掀起,纵横两道砖墙将本就不大的新林院8号院丙院切割得更加局促,砖墙上的水泥还没有干透。

海淀城管清华园分队一名工作人员称,昨天他们联合清华园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一起到新林院8号院叫停了违建。

清华园街道城管科队长穆先生介绍,该处施工并没有向城管科办理相应手续,城管科8月29日曾勒令其停工。昨天该处再次施工,城管科将其工具扣押,再次令其停工。

昨天,清华大学房管处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建房都要走基建处,“我们土话来说,谁家要(私自)垒个墙肯定就属于违建呀,我们基建处现在没有(新林院8号丙院施工)这项工作,再说这又涉及文物保护。”

记者就施工者及居住者身份向城管科科长穆先生询问,他表示并不清楚。

昨晚,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于先生就此事答复记者称,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清华校内的老建筑中新增了大量住户,新林院8号院也是这样的情况。当时在原有建筑之外增建了厨房等部分生活必需设施,这些设施并非近年来新建的,而且学校也严格禁止住户在原有基础上再行扩建。

于先生表示,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对校内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进行妥善保护和利用。学校将多方筹集资源,进一步通过置换、回购等多种方式腾退出名人故居并予以妥善保护。

“准文物”保护遭遇法律瓶颈

■记者追访

不仅是梁思成故居,清华园内许多名人故居如今都已显露倾颓,且很多都被住户打成隔断,对外出租。记者以租房为名探访了新林院的一间院子,房东称床位早已住满。100多平米的院子里大约加盖了7、8间小屋,每间小屋约5、6平米,屋内只有两张单人床与书桌,小一点的房间已无落脚的空间。

“这里的环境好,许多考研的人住。”房东说每个单间是900元,即一个床位要450元。

“新林院8号目前只进入文物普查名单,还不能算是文保单位。”海淀区文委文物执法大队队长邱先生说,我国每几年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而新林院8号目前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并不受相关法规的保护。

“有文物价值但并不是文物,在保护方面也很困难。”邱队长说,在对这种“准文物”的保护上有瓶颈。

按照新林院8号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住户打隔断或砌墙影响房屋承重结构,对房屋本身将造成损害,“多且杂的住户居住也会破坏建筑本身”。

邱先生表示,在梁思成故居的保护上,他们会对清华大学提出建议。毕竟,新林院8号作为梁思成故居是非常有文物价值的,“肯定会成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市级的也有可能。”

■链接·新林院

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南侧,是筑成于上世纪30年代的教师住宅区,曾云集过一大批著名学者教授。新林院8号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居住8年的寓所。梁思成在此修订新中国国旗方案、绘制标准图样。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方案也出自这里。2009年7月,市文物局明确要求保护梁思成住过的新林院8号

 

责任编辑:晓雪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