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被遗忘文物何时保护 人力财力受限为主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德门是唐长安城的南大门,昔日宏伟的城门,现在只能埋没于城中村凌乱楼宇中与垃圾为伴

近日,华商网“被我们遗忘的文物”系列报道,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西安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人力物力有限,不可能对全部文物得到有效管理,而专家认为,文物被遗忘的主要原因则在于文物部门没有摸清家底,宣传不到位。

网友:文物何时能受到合理保护?

近日,华商网相继对唐明德门遗址常年与垃圾为伴、西安天坛深锁铁门中、玄武门纪念碑存基座、郭子仪园林遗址无人管等九处被市民“冷落”的文物遗址进行了系列报道,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网友“默然”说道,西安不能因为遍地都是遗址,就忽视了对他们的保护,这些记载着光辉历史的文物何时能受到合理的保护?”

西安市文物局:人力物力有限 不可能全部有效管理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西安市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西安市的文物保护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即文物遗址归属哪个区域就归哪个地方部门管理,西安市文物局只负责对其进行督促和监督,陕西是个文物大省,仅西安市登记的遗址点就有700多处,文物局对文物的保护也是根据它的文化、历史等价值分重点进行保护,“我们一直在努力对地方的文物进行监督保护,但是毕竟文物方面的人力、物力都有限,不可能每一个文物点都得到有效的管理。”

对于部分文物遗址常年被垃圾围困,工作人员表示,看到唐明德门遗址等文物被垃圾围困的报道之后,西安市文物局立即与相关部门的进行联系,现在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处理,“但是文物局只是对地下的文物进行保护,关于文物周围的环境,需要和市容、市民共同来维护。”

专家:文物部门没有摸清家底 宣传不到位

目前,西安市的重大历史文物遗址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小文物遗址却被忽视与遗忘。西安市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表示,西安市的众多小文物遗址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主要原因在于文物部门由于人力财力物业的限制,对西安的文物没有做到“摸清家底”,“因为没有关注到,所以宣传不到位”。

王长寿认为,西安市的文物保护应该从小孩子做起,向广大市民普及历史文物知识,才能有效的保护它,“现在好多文物都与社会脱轨,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干啥的,哪有意识来保护他。”另外,关于文物的保护,王长寿说:“保护文物是大家的事情,不是文物部门一个部门事情,希望大家都提高保护意识,保护好历史精髓。”

 

责任编辑:晓雪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