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闵子骞墓4年没修好 文物保护单位何时才能走出“深闺”?

从2008年闵子骞墓关闭整修开始,本报一直对闵子骞墓的修缮工作高度关注,并多次追问相关部门墓地对外开放时间表。清明节临近,昨天下午,当记者再次来到位于省城百花公园西侧的闵子骞墓时,这里依旧大门紧锁,工作人员称内部仍在整修。对此,不少市民不禁追问:这荒芜多年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时才能走出“深闺”? 文/记者 张雯雯 任秀芳 图/记者 傅琪媛
崇孝苑大门紧锁
只有看门人推土铺路
昨天下午,春日的暖阳洒在济南的大街小巷。位于百花公园西侧的闵子骞墓,却显得有些凄凉,和百花公园内游人嬉戏游玩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记者看到,闵子骞墓的红色铁门紧锁,一名老人倚在门前晒太阳。大门上方牌匾上由著名书法大师欧阳中石题写的“崇孝苑”三个字,也显得有些暗淡。院墙也无人维护,上面贴满了租房、办证等各类小广告。
“这里一直在整修,从来也没开过门,什么标志都没有,如果不是老济南人,外地人根本不知道这是闵子骞墓。”
记者透过闵子骞墓侧门上的小孔往里看,一名施工人员正推着小车运土。“怎么就您一个人在这干活啊?”记者问。“施工队都调到别的工程上去了,我只是个看门的,没事帮他们运运土。”看门人说。“什么时候能正式对外开放啊?”记者再次追问。看门人说:“现在还有一些墓碑未修缮完,闵子骞墓旁边的一个汉墓也要整修,具体啥时候能修完,我也不知道,领导都不在。”
闵子骞坟堆荒草丛生
孝文化博物馆还只是个牌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60年代前,闵子骞墓规模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00米,墓堆封土直径有七八米,高约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十余尊。但后来“文革”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近些年,相关部门开始对闵子骞墓进行修缮,并结合其孝道精神,欲将其打造成济南市孝文化博物馆。昨天,记者在正门进入庭院的过道里,看到了悬挂在墙上的“济南市孝文化博物馆”的牌匾。墙面上长满蜘蛛网,墙根堆着垃圾杂物。
穿过过道,高高隆起的闵子骞坟头上满是枯树枝,若不是旁边闵氏后人立起的祭文和济南市设立的“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根本看不出墓主人的身份。坟堆前数十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石佛、铜佛散乱地立于垃圾杂草中。
闵子骞石像摆在角落
往闵子骞坟的右侧看,刻有二十四孝说的长廊墙上落满了尘土,只有走到跟前,才能隐约看清上面的刻字。另外,由于庭院内的路面没有进行修整,记者走了一圈便踩了一脚泥。
而在庭院的东北角上,闵子骞的石像被摆放在那里,十分不起眼。看门人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前后,闵氏后人回来祭祖,偶尔开放一下,平时都是关着门进行整修。至于游客何时能参观,目前尚未有时间表。
走出庭院,记者又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很多人并不知道大门紧锁的庭院就是闵子骞墓。“有时透过门缝看到里面都是石像,还有一个坟堆,但似乎都荒弃很久了。”一位市民对记者说。而一位老先生则表示,闵子骞以孝闻名,这院门口还挂着孝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子,但这样一直关着门,根本没有将其开发利用,大家了解不到历史,又怎么能体会其中的孝道。
■ 历史故事
鞭打芦花
闵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四大门徒之一,以孝闻名。幼丧母,寒冬,继母用芦花代棉花絮衣给他穿,而用棉花絮衣给自己亲生儿子穿。子骞衣貌厚但不暖,冻得瑟瑟发抖,父视其不知好歹,遂鞭之,衣破而芦花出,父大怒,要把他继母休出门去。然而,子骞苦苦为继母求情,劝父亲为幼弟着想。“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遂止。继母感悟,自此同样对待三个儿子。
于是,这个故事成为后世美谈。孔子曾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闻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骞墓现位于百花公园西侧。北宋时期建墓冢祠堂,此后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缮,香火不断。文革时遭破坏,1979年9月被首批确定为“济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2010年3月百花公园提升改造工程伊始,济南市文物保护部门表示,闵子骞墓的文物保护规划方案已经做出,园内将建设四大石刻展区,突出孝道文化、书法文化,当年10月之前与百花公园一起向社会免费开放。而闵子骞墓的修缮从1999年就陆陆续续开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闵子骞墓依然是“工程还没有完全竣工”、“没有开放时间表”。问题出在哪里?记者昨日采访了有关部门。

[现实境况]
历经多次整修
开放一拖再拖
关于闵子骞墓的修缮保护和开放已是一个老生常谈、不够新鲜的话题。据了解,闵子骞墓的修缮工程从1999年就开始了,2004年“五一”对外开放,当年又开始关门维修,工程持续5年,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当时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那次整修工作所需资金来自捐款,文物部门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争取工程早日结束。
从2008年开始,济南市文物部门又陆续开始了对闵子骞墓的修缮。到2010年3月,借着百花公园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启动,文物部门表示,闵子骞墓的修缮已近尾声,将于10月底前与百花公园一起免费向社会开放。但这次又没能如愿,直到两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大门紧锁。
[制约瓶颈]
无专门机构管理
不具备开放条件
昨天,济南市文广新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修复工程还没完全完工”,有几个墓葬的恢复需要时间,闵子骞墓的“开放时间还不好说”。
据了解,济南民间关于闵子墓的保护和开放的呼声已经呼吁了好多年,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时常见诸媒体。济南文物部门一位人士认为,闵子骞墓说实在的就是没有管理起来,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其管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不具备开放的条件。“现在什么都没有又能去怪谁?就像各地频频发生的盗墓案,没有资金、财力进行安保工作。”这位人士说。
据介绍,按照现有文物保护法规,闵子骞墓既不能进行商业的操作,也不能进行出租经营,就算有社会资金投放,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有关人士认为,将闵子骞墓开发利用起来,还可以结合近年来济南市发掘的石刻、文物,所有的东西都保护起来,这又要涉及钱和地的问题。
[园林部门]
闵子骞墓不归我们管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2010年百花公园提升改造时,的确是想通过改造,拆除公园西北侧历史遗留的园中的老房子,与闵子骞墓打通,整个提升工程结束之后,闵子骞墓与百花公园一起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而当年10月份的时候,闵子骞墓仍没有如愿开放。
“百花公园的规划、改造及实施是我们园林部门负责,但闵子骞墓归文物部门管理,我们说了也不算。详细情况得问他们。”这位人士如是向记者透露。
据了解,由济南市文物局制订的闵子骞墓保护规划方案图早在2008年已经出台,将园内分为石匾展区、画像石展区、石碑展区等四大展区。济南市文物部门认为,闵子骞墓中存放着全市近些年考古中发现的不少石质文物,从保护这些文物出发,不宜对公园完全敞开,主张游客从原有的南门进出,顺着园内青砖甬道参观闵子骞墓,使其成为一个既包含在百花公园片区内,又相对独立的园中园。但直到现在,济南市民和游客都没有如愿参观闵子骞墓。
[背后意识]
守着“真”文化
不能打出文化牌
“我最近频频遭遇孝文化,刚刚出差宿州,就看到人家在做闵子骞祠,很当回事。我们总讲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做大文化产业,但总是不去与历史文化脉络连接。”全国优秀导游员、济南国信旅行社总经理张晓国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闵子骞墓的问题其实折射了济南对深厚文化的漠视和漠然。
张晓国说,济南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的名人众多,相当数量的历史遗存面临保护难题,更别提挖掘整理和提升了。他非常遗憾地说,目前就文化遗存、遗址的整理和挖掘上,济南看得见、摸得着“抓手”太少了。比如有丰富的舜文化,很多地方都在“抢”着挖掘,哪怕是牵强地扯上联系。济南守着这么丰富的“真”文化,我们还没能就“文化”牌上做起生动的、活灵活现的东西,别说跟国内发达的地区相比,就连和一些小县城比也没有竞争力,这样的现状真的非常可惜。
商报态度
主管部门蒙事
文化遗产蒙尘
闵子骞墓保护修缮从2008年就开始了,免费开放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迟迟没有完工开放,而且还没有开放时间表。这究竟是为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闵子骞墓的修缮从1999年就开始了,2004年开放后,2008年又开始修缮,到今天又过了4年多。前后修缮的时间已达9年之久。为什么一个占地6万平方米左右的墓园历经九年的修缮一直不能完工?慕名前去的市民和游客一再吃闭门羹。
是文物保护和管理遇到了资金问题?还是以“没有完工”为由逃避对墓园的管理? 大门紧锁的闵子骞墓锁住的是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心。目前闵子骞墓的上级主管部门是济南市文广新局。文物的整理和修缮需要人力和金钱。在济南市文广新局的现有人力、财力不变的情况下,将闵子骞墓管理起来,不仅不会赚到钱,可能还要欠上一笔钱。这势必让责任部门失去积极性,能拖则拖,更不用说责任心了。
“负责或参与拟订全市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是济南市文广新局的职责之一,闵子骞墓的修缮和管理文广新局难逃其责。
闵子骞墓是济南文化遗产,更是孝道教育的好地方,市民和游客不希望这种拖沓的修缮再持续下去了。希望作为主管部门的文广新局尽职尽责,采取措施,让闵子骞墓早日修缮好,向社会开放。
责任编辑:晓雪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