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尧王古庙“奄奄一息”


东平县芦泉村东的尧王庙,是东平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平古八景之一。现在,尧王庙被荒草包围,破旧不堪。东平县文物管理所称,没有资金维修,只能保证尧王庙不再受人为破坏。
杂草从生,庙顶坍塌严重
尧王庙位于东平县芦泉村东,古称崇圣寺,俗称尧陵寺、尧王庙。从远处看,尧王庙仅存一间大殿和一棵古银杏树,四周有石墙。大殿南侧开垦成农田,北侧长满荒草。庙西南角有一棵古银杏树,树围两米多,古朴沧桑。
大殿里散落着碎瓦片、砖石和木块,有些木块上还有彩绘。墙角堆放着两堆木柴。东西两面墙被改造成黑板,据了解,以前这里曾作学校。竖立着的八根八角形石柱保存完好,其中五根石柱上有碑刻,“重修崇圣寺佛殿记”等字迹清晰可辨。东北角的石柱上落款为“大明弘治八年”,西南角石柱上落款为“嘉靖四年”。
庙顶北侧几乎破损坍塌,南侧紧存一半还算完好。庙顶的房梁上残存精美的彩绘,钉着电线和灯座与彩绘很不和谐。殿东北角被人挖开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坑,殿中心也被挖开,露出一块青石板。殿北散落着石柱底座、残碑座等。
庙西有一眼芦泉,以前四季喷涌,有“芦泉喷珠”的美名。村民说。现在记者只看到一汪浅水。
尧王庙快没了,村民干着急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尧王庙庙会,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赶来祭祀,场面很壮观。以前方圆五里以内的农田全靠尧王庙西的芦泉水灌溉,村里几代人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
芦泉村村民说,尧王庙以前的规模非常宏大,一抱多粗的古柏有50多棵,还有一棵四五抱粗的杨树。历代的石碑有107通,从尧王庙向北一直排到北面的九顶凤凰山上。村民说,以前大伙没有保护文物意识,被人破坏和偷盗得仅剩一间大殿。“下场雨掉几片瓦,刮阵风掉几块砖,眼看着就全没了。”
一位老村民指着尧王庙北面山上上千棵古柏说,以前这里是东平最大的牲口市场,这些树是栓牲口的。现在少有人知道了。据说一家采石场计划把这座九顶凤凰山挖平。“我们都想修,就是说了不算”,村民们说。
不是不想修,就是没有钱
东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浩说,尧王庙始建于明代初期,是东平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平古八景之一,称作“尧陵揽胜”。去年有单位愿出资修复尧王庙,县文管所按规定要求对方出具国家文物局的资质认定文件和维修方案。对方一直没给答复,此事就搁浅了。
杨浩说,现在县文管所会保证尧王庙不再受人为破坏。至于尧王庙能否得到修缮,他说:“这得看当地政府的财政能力,一般偏僻的山上资金达不到。不光东平,其他地方也这样,都面临资金问题。”
尧陵揽胜:址在梯门乡芦泉山下,相传为尧王墓。据县志载:“芦泉山传为尧陵山,环列如屏,下有泉,珍珠喷涌,水尤清冽,夏不浊,冬不冰。”夏秋季节,泉水喷涌,如串串珍珠。泉东南有尧陵禅寺,大殿巍然屹立,几百年前的银杏树,胸围220厘米,仍枝叶繁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