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北京应画出名人故居地图

昨天下午,凤凰卫视(微博)《走读大中华》摄影师“Yang淼”在微博上贴出康有为故居七树堂的近照,画面上几乎是一座废墟。他质问道:“你看得出来这是文物吗?”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回复并转发了该条微博,她说:“刚刚去采访,看到一片狼藉,这里会成为二环内的一个地产项目,看了图纸,会变成一个新的四合院,不知道到时候还有没有康有为的痕迹,或者会不会变成高尚会所?”前有被“保护性拆除”的梁林故居,现有“奄奄一息”的康有为故居,不少文化界人士追问:对于历史建筑,我们该做点什么?

破坏文物处罚太轻

对于梁林故居,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参与分组讨论时直言:“认定‘维修性拆除’很荒唐,文物保护里就没这个概念。历史建筑不得已要落架维修,必须每一个细部都标上编号,而且还得是木结构,砖结构不行。这‘维修性拆除’,纯粹是编造出来的。”而更让他觉得荒唐的是事件的后续处理,“开发商轻轻松松交完50万罚款,似乎就摆平了,任何说法没有,那地方到底该怎么办?”在冯骥才看来,梁林故居的“废墟”应该作为遗址保护起来,“就用这个‘废墟’,唤起公众的惋惜,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

普查全市心中有数

“梁林故居已经被拆了,无论怎么修葺那片废墟,都已经不可能再复原。文化遗产的生命只有一次,北京应该尽快画出自己的名人故居地图。”冯骥才说自己2009年就曾给北京市支过一招,他说:“到了巴黎,我们就知道雨果、巴尔扎克、莫奈以前都住哪儿,北京也应该有这样一张自己的名人故居地图。北京名人故居很多,有的名人还迁徙过好几次。首先是要通过普查把名单盘出来,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找专家鉴定,确定不同故居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再研究具体的保护措施。”冯骥才说:“‘保护’,就要扎扎实实拿出抢修的时间表,而不能像老北京的四合院那样,就放那,让时间和大自然来侵蚀。”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