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侵蚀严重 云冈石窟欲修窟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麓,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1公里,有大小洞窟53个,造像5.1万余尊。其中第20窟前的露天大佛,释迦摩尼坐像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雕塑中的精品。由于年代久远、多年风化,有的石像已经看不到本来面目了。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中新社太原3月1日电 (李新锁)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近年来饱受风沙、雨水侵蚀,外立柱风化严重。今明两年,大同云冈石窟将对第3窟和第9窟至13窟的“五华洞”进行岩体加固、窟檐建设等工作。

云冈石窟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主任闫宏彬2月29日告诉记者,窟檐建设需从南非进口黄花梨木,“工程将对游客参观造成一定影响,但会尽量缩短工期”。

2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博物馆等部门专家在云冈石窟论证对“五华洞”壁画、泥塑、彩绘等进行抢救性保护。据介绍,“五华洞”9窟、10窟、12窟的外立柱风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云冈石窟最大的问题是表面风化,而水患问题又是风化的主要因素。”闫宏彬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云冈石窟着手进行保护性窟檐建设工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记载显示,昔日这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因此,“给五华洞加窟檐有历史依据”。

据介绍,云冈石窟景区今年将先期对石窟危岩进行加固,此后再给“五华洞”戴上“窟檐”,预计今明两年即可完成“五华洞”危岩加固、窟檐建设工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